【法規名稱】
。法律用語辭典
。♬簡讀版
【發布日期】110.04.26【發布機關】經濟部
1‧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二十七日經濟部經商字第09902433211號令訂定發布全文7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10134960號公告第4條第1項第6款所列屬「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名稱:銀樓業對達一定金額以上通貨交易及疑似洗錢交易申報辦法)
2‧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三日經濟部經商字第10602413600號令修正發布名稱及全文9條;並自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施行
3‧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經濟部經商字第10702405510號令修正發布第3、9條條文;並自發布日施行【原條文】
4‧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一月九日經濟部經商字第10702425420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4條;並自發布日施行(名稱:銀樓業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施行及申報辦法)
5‧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四月二十六日經濟部經商字第11002408490號令修正發布名稱(銀樓業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辦法)及第4、5、11條條文及增訂第4-1、11-1條條文
﹝1﹞ 本辦法依洗錢防制法第六條第三項、第七條第四項前段、第八條第三項、第九條第三項、第十條第三項及資恐防制法第七條第五項規定訂定之。
﹝1﹞ 本辦法所稱銀樓業,指進行貴金屬、寶石或珠寶批發零售之公司行號。
﹝1﹞ 銀樓業應依洗錢與資恐風險及業務規模,建立洗錢防制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
﹝1﹞ 銀樓業進行現金交易,應依下列規定確認客戶身分,留存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
一、應請客戶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電話、交易日期、交易品項、單價、數量及交易總金額。
二、交易如係由代理人為之者,應另提供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及電話。
﹝2﹞ 交易金額未達新臺幣五十萬元(含等值外幣)者,得免依前項及第五條規定辦理。
﹝3﹞ 第一項之客戶身分及交易紀錄資料,應以原本方式自交易完成時起留存至少五年。
﹝1﹞ 銀樓業對洗錢防制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之重要政治性職務之客戶或受益人與其家庭成員及有密切關係之人,除應依前條規定辦理外,並應請其說明資金來源與購買用途,加強客戶審查。
﹝1﹞ 銀樓業對新臺幣五十萬元(含等值外幣)以上之現金交易,應於交易後五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2﹞ 前項申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交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銀樓業應確認客戶身分,留存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並應向法務部調查局為疑似洗錢交易之申報:
一、客戶有不尋常之交易,且該交易與客戶身分、收入顯不相當或與其營業性質無關。
二、客戶連續以略低於新臺幣五十萬元進行現金交易。
三、交易完成後,對有存疑之客戶予以確認時,發現客戶否認該交易、無該客戶存在或其他有相當之證據或事實,確信該客戶名稱係被他人所冒用。
四、電視、報章雜誌或網際網路及其他相關媒體報導之重大特殊案件之涉案人之交易。
五、客戶為法務部調查局所公告之恐怖分子或組織;或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認定或追查之恐怖組織。
六、其他經認定有疑似洗錢交易情形。
﹝2﹞ 交易未完成者,應申報客戶特徵及交易過程。
﹝1﹞ 銀樓業對前條疑似洗錢交易之申報程序,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於發現疑似洗錢交易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二、對明顯重大緊急之疑似洗錢交易案件,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可行方式儘速辦理申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申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傳真資料確認回條回傳銀樓業確認收件者,無需補辦申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2﹞ 前條第一項客戶身分資料、交易紀錄資料及前條第二項與前項之申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銀樓業因業務關係依資恐防制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通報法務部調查局之通報程序,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確認客戶或其受益人為法務部依資恐防制法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五條第一項規定,指定公告之制裁對象者,應留存交易紀錄,並自知悉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通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通報。
二、有明顯重大緊急之情事者,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方式儘速辦理通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通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所定格式傳真回覆確認,無需補辦通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2﹞ 前項客戶身分資料、交易紀錄資料及通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銀樓業應舉辦或參加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教育訓練,其方式如下:
一、銀樓業負責人或指派專責人員應至少每二年參加一次政府機關、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法人或團體等辦理之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在職教育訓練。
二、銀樓業應就新進員工安排職前訓練,以瞭解有關規定及責任。
三、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教育訓練得安排與其他專業訓練一併辦理。
﹝1﹞ 銀樓業應每二年進行洗錢及資恐風險之評估,並備置風險評估報告。
﹝1﹞ 銀樓業應由負責人或指派之專責人員負責協調監督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作業及控制程序之執行,並應定期進行內部稽核。
﹝1﹞ 經濟部應每年進行現地或非現地查核銀樓業辦理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作業之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執行情形,並得由銀樓業所在地之地方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派員陪同現地查核。
﹝2﹞ 前項查核業務,經濟部得依洗錢防制法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委託具查核能力之其他機關(構)、法人或團體辦理。
﹝1﹞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民國一百零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發布條文:::
﹝1﹞ 本辦法依洗錢防制法第七條第四項前段、第八條第三項、第九條第三項、第十條第三項及資恐防制法第七條第四項規定訂定之。
﹝1﹞ 本辦法所稱銀樓業,指商業團體分業標準中之金銀珠寶商業。
﹝1﹞ 銀樓業進行現金交易,應依下列規定確認客戶身分,留存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
一、應請客戶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電話、交易 日期、交易品項、單價、數量及交易總金額。
二、交易如係由代理人為之者,應另提供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 姓名、統一編號及電話。
﹝2﹞ 交易金額未達新臺幣五十萬元(含等值外幣)者,得免依前項及第四條規定辦理。
﹝3﹞ 第一項之客戶身分及交易紀錄資料,應以原本方式自交易完成時起留存至少五年。
﹝1﹞ 銀樓業對洗錢防制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之重要政治性職務之客戶或受益人與其家庭成員及有密切關係之人,除應依前條規定辦理外,並應請其說明資金來源與購買用途,加強客戶審查。
﹝1﹞ 銀樓業對新臺幣五十萬元(含等值外幣)以上之現金交易,應於交易後五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2﹞ 前項申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交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銀樓業應確認客戶身分,留存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並應向法務部調查局為疑似洗錢交易之申報:
一、客戶有不尋常之交易,且該交易與客戶身分、收入顯不相當或與其營業性質無關。
二、客戶連續以略低於新臺幣五十萬元進行現金交易。
三、交易完成後,對有存疑之客戶予以確認時,發現客戶否認該交易、無該客戶存在或其他有相當之證據或事實,確信該客戶名稱係被他人所冒用。
四、電視、報章雜誌或網際網路及其他相關媒體報導之重大特殊案件之涉案人之交易。
五、客戶為法務部調查局所公告之恐怖分子或組織;或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認定或追查之恐怖組織。
六、其他經認定有疑似洗錢交易情形。
﹝2﹞ 交易未完成者,應申報客戶特徵及交易過程。
﹝1﹞ 銀樓業對前條疑似洗錢交易之申報程序,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於發現疑似洗錢交易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二、對明顯重大緊急之疑似洗錢交易案件,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可行方式儘速辦理申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申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傳真資料確認回條回傳銀樓業確認收件者,無需補辦申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2﹞ 前條第一項客戶身分資料、交易紀錄資料及前條第二項與前項之申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銀樓業因業務關係依資恐防制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通報法務部調查局之通報程序,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確認客戶或其受益人為法務部依資恐防制法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五條第一項規定,指定公告之制裁對象者,應留存交易紀錄,並自知悉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通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通報。
二、有明顯重大緊急之情事者,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方式儘速辦理通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通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所定格式傳真回覆確認,無需補辦通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2﹞ 前項客戶身分資料、交易紀錄資料及通報資料,應以原本方式留存至少五年。
﹝1﹞ 本辦法除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三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零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廢:銀樓業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施行及申報辦法
【發布日期】110.04.26【發布機關】經濟部
【法規沿革】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10134960號公告第4條第1項第6款所列屬「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名稱:銀樓業對達一定金額以上通貨交易及疑似洗錢交易申報辦法)
【法規內容】
第1條
第2條
第3條
第4條
一、應請客戶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電話、交易日期、交易品項、單價、數量及交易總金額。
二、交易如係由代理人為之者,應另提供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及電話。
第5條
第6條
第7條
一、客戶有不尋常之交易,且該交易與客戶身分、收入顯不相當或與其營業性質無關。
二、客戶連續以略低於新臺幣五十萬元進行現金交易。
三、交易完成後,對有存疑之客戶予以確認時,發現客戶否認該交易、無該客戶存在或其他有相當之證據或事實,確信該客戶名稱係被他人所冒用。
四、電視、報章雜誌或網際網路及其他相關媒體報導之重大特殊案件之涉案人之交易。
五、客戶為法務部調查局所公告之恐怖分子或組織;或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認定或追查之恐怖組織。
六、其他經認定有疑似洗錢交易情形。
第8條
一、於發現疑似洗錢交易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二、對明顯重大緊急之疑似洗錢交易案件,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可行方式儘速辦理申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申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傳真資料確認回條回傳銀樓業確認收件者,無需補辦申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第9條
一、確認客戶或其受益人為法務部依資恐防制法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五條第一項規定,指定公告之制裁對象者,應留存交易紀錄,並自知悉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通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通報。
二、有明顯重大緊急之情事者,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方式儘速辦理通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通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所定格式傳真回覆確認,無需補辦通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第10條
一、銀樓業負責人或指派專責人員應至少每二年參加一次政府機關、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法人或團體等辦理之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在職教育訓練。
二、銀樓業應就新進員工安排職前訓練,以瞭解有關規定及責任。
三、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教育訓練得安排與其他專業訓練一併辦理。
第11條
第12條
第13條
第14條
回頁首〉〉
:::民國一百零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發布條文:::
【法規內容】
第1條
第2條
第3條
一、應請客戶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姓名、統一編號、電話、交易 日期、交易品項、單價、數量及交易總金額。
二、交易如係由代理人為之者,應另提供代理人身分證明文件,並記錄其 姓名、統一編號及電話。
--107年3月23日修正前條文--
第4條
第5條
第6條
一、客戶有不尋常之交易,且該交易與客戶身分、收入顯不相當或與其營業性質無關。
二、客戶連續以略低於新臺幣五十萬元進行現金交易。
三、交易完成後,對有存疑之客戶予以確認時,發現客戶否認該交易、無該客戶存在或其他有相當之證據或事實,確信該客戶名稱係被他人所冒用。
四、電視、報章雜誌或網際網路及其他相關媒體報導之重大特殊案件之涉案人之交易。
五、客戶為法務部調查局所公告之恐怖分子或組織;或國際洗錢防制組織認定或追查之恐怖組織。
六、其他經認定有疑似洗錢交易情形。
第7條
一、於發現疑似洗錢交易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申報單位之戳章後,以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
二、對明顯重大緊急之疑似洗錢交易案件,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可行方式儘速辦理申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申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傳真資料確認回條回傳銀樓業確認收件者,無需補辦申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第8條
一、確認客戶或其受益人為法務部依資恐防制法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五條第一項規定,指定公告之制裁對象者,應留存交易紀錄,並自知悉之日起十個營業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蓋用通報單位之戳章後,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法務部調查局通報。
二、有明顯重大緊急之情事者,應立即以傳真或其他方式儘速辦理通報,並應於五日內依法務部調查局所定之通報格式補辦通報。但經法務部調查局以所定格式傳真回覆確認,無需補辦通報。銀樓業並應留存傳真資料確認回條。
第9條
--107年3月23日修正前條文--
回頁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