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簡讀版
。相關子法
【修正日期】民國42年12月18日
【公布日期】民國42年12月29日
1‧ 中華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十九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15條
2‧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第2、4、11條條文
3‧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第4、6、8、11條條文
4‧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五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第2、7、8條條文(名稱:公務員交代條例)
5‧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總統修正公布全文21條
﹝1﹞ 公務人員之交代,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本條例行之。
﹝1﹞ 公務人員交代分左列各級:
一、機關首長。
二、主管人員。
三、經管人員。
﹝1﹞ 稱主管人員者,謂本機關內主管各級單位之人員;稱經管人員者,謂本機關內直接經管某種財物或某種事務之人員。
﹝1﹞ 機關首長應移交之事項如左:
一、印信。
二、人員名冊。
三、交代月份截至交代日止與月報相同之會計報告及其存款。
四、未辦或未了之重要案件。
五、當年度施政或工作計劃及截至交代時之實施情形報告。
六、各直屬主管人員主管之財務、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各直屬主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1﹞ 主管人員應移交之事項如左:
一、單位章戳。
二、未辦或未了案件。
三、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主管或經管之財務、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1﹞ 經管人員應移交之事項,按其經管財務或事務分別造冊,其種類名稱,由各機關依各經管人員職掌範圍及其經管情形,分別規定之。
﹝1﹞ 機關首長交代時,應由該管上級機關派員監交;主管人員交代時,應由機關首長派員監交;經管人員交代時,應由機關首長派員會同該管主管人員監交。
﹝1﹞ 公務人員之交接,如發生爭執,應由移交人或接收人會同監交人擬具處理意見,呈報其上級主管機關或本機關首長核定之。
﹝1﹞ 機關首長移交,應於交卸之日,將本條例第四條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其第五、第六兩款規定之事項,應於五日內移交完畢。
﹝1﹞ 主管人員移交,應於交卸之日,將本條例第五條第一、第二兩款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其第三款規定之事項,應於三日內移交完畢。
﹝1﹞ 經管人員移交,應於交卸十日內,將本條例第六條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如所管財物特別繁夥者,其移交期間得經其機關首長之核准,酌量延長至一個月為限。
﹝1﹞ 機關首長移交時,前任依法應送未送之會計報告,由後任依規定代為編報。但仍應由前任負其責任。
﹝1﹞ 機關首長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於前任移交後五日內接收完畢,與前任會銜呈報該管上級機關。
﹝2﹞ 上級機關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1﹞ 主管人員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於前任移交後三日內接收完畢,與前任會銜呈報機關首長。
﹝2﹞ 機關首長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1﹞ 經管人員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及該管主管人員於前任移交後十日內接收完畢,檢齊移交清冊,與前任會銜呈報機關首長。
﹝2﹞ 機關首長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1﹞ 各級人員移交,應親自辦理,其因職務調動必須先行離開任地,或有其他特別原因者,經該管上級機關或其機關首長核准,得指定負責人代為辦理交代,所有一切責任,仍由原移交人負責。
﹝2﹞ 本條例第二條規定之公務人員,如遇死亡或失蹤,其交代由該管上級機關或其機關首長指定負責人代為辦理。但失蹤人嗣後發見時,仍應由其負責。
﹝1﹞ 各級人員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者,其上級機關或本機關首長,應以至多不過一個月之限期,責令交代清楚,如再逾期,應即移送懲戒,其卸任後已任他職者,懲戒機關得通知其現職之主管長官,先行停止其職務。
﹝1﹞ 財物移交不清者,除依前條規定處理外,並得移送該管法院就其財產強制執行。
﹝1﹞ 派駐國外公務人員之交代,適用本條例之規定,其卸任之機關首長,除另有奉派之國外任務者外,應於交代清楚後,三個月內回國,向其主管機關報告交代情形。
﹝1﹞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各主管機關分別訂定。
﹝2﹞ 前項施行細則,屬於中央機關者,送主管院備查;屬於省(市)以下機關者,送省(市)政府備查。
﹝1﹞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 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修正日期】民國42年12月18日
【公布日期】民國42年12月29日
【法規沿革】
【法規內容】
第1條(適用範圍)
第2條(各級交代人員)
一、機關首長。
二、主管人員。
三、經管人員。
第3條(主管人員與經管人員之交代)
第4條(機關首長應移交事項)
一、印信。
二、人員名冊。
三、交代月份截至交代日止與月報相同之會計報告及其存款。
四、未辦或未了之重要案件。
五、當年度施政或工作計劃及截至交代時之實施情形報告。
六、各直屬主管人員主管之財務、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各直屬主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第5條(主管人員應移交事項)
一、單位章戳。
二、未辦或未了案件。
三、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主管或經管之財務、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第6條(經管人員應移交事項)
第7條(各級人員交代時之監交)
第8條(交接爭執之處理)
第9條(機關首長移交之期限)
第10條(主管人員移交之期限)
第11條(經管人員移交期限)
第12條(移交後會計報告編送與責任歸屬)
第13條(機關首長之接收期限)
第14條(主管人員之接收期限)
第15條(經管人員之接收期限)
第16條(不能親自辦理移送之處理)
第17條(逾期移交或移交不清者之處理)
第18條(財務移交不清者之處理)
第19條(派駐國外公務員之交代)
第20條(施行細則之訂定)
第21條(施行日)
回頁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