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簡讀版
【修正日期】民國112年1月12日
【公布日期】民國112年2月8日
1‧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三日總統(84)華總(一)義字第0646號令制定公布全文60條
2‧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303440號令修正公布第3、26、54條條文
3‧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十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19180號令修正公布第19、39、47條條文;增訂第21-1、52-1、58-1條條文
4‧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11031號令修正公布第6~8、10、21-1、22、32~42、44、46、47、49~51、53~56、59、60條條文;增訂第20-1、55-1、55-2、56-1、58-2條條文;刪除第45條條文;並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20141353號公告第3條所列屬「行政院衛生署」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改由「衛生福利部」管轄
5‧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500147091號令修正公布第32條條文
6‧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700140881號令修正公布第3、4、7~9、12、17、19、21、26、28、30、44、46、54、55-1、58~59條條文
7‧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十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900003831號令修正公布第58-2條條文
8‧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二月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009221 號令修正公布第9、12、19條條文
第二章 執業 §7
第三章 物理治療所 §19
第四章 罰則 §32
第五章 公會 §46
第六章 附則 §58
﹝1﹞ 中華民國國民經物理治療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物理治療師證書者,得充物理治療師。
﹝2﹞ 前項考試得以檢覈行之;其檢覈辦法,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1﹞ 中華民國國民經物理治療生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物理治療生證書者,得充物理治療生。
﹝2﹞ 前項考試得以檢覈行之;其檢覈辦法,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1﹞ 請領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應具申請書及資格證明文件,送請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
﹝1﹞ 非領有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者,不得使用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名稱。
﹝1﹞ 曾受本法所定廢止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處分者,不得充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
回索引〉〉
﹝1﹞ 物理治療師應向執業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執業登記,領有執業執照,始得執業。
﹝2﹞ 物理治療師執業,應每六年接受一定時數繼續教育,始得辦理執業執照更新。
﹝3﹞ 第一項申請執業登記之資格、條件、應檢附文件、執業執照發給、換發、補發、更新與前項繼續教育之課程內容、積分、實施方式、完成繼續教育之認定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發給執業執照;已領者,撤銷或廢止之:
一、經撤銷或廢止物理治療師證書。
二、經廢止物理治療師執業執照未滿一年。
三、有客觀事實認不能執行業務,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邀請相關專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學者專家組成小組認定。
﹝2﹞ 前項第三款原因消失後,仍得依本法規定申請執業執照。
﹝1﹞ 物理治療師執業以一處為限,並應在所在地主管機關核准登記之醫療機構、物理治療所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得聘請物理治療師之機構為之。但機構間之支援或經事先報准者,不在此限。
﹝1﹞ 物理治療師停業或歇業時,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報請原發執業執照機關備查。
﹝2﹞ 前項停業之期間,以一年為限;逾一年者,應辦理歇業。
﹝3﹞ 物理治療師變更執業處所或復業者,準用關於執業之規定。
﹝4﹞ 物理治療師死亡者,由原發執業執照機關註銷其執業執照。
﹝1﹞ 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執業,應加入所在地物理治療師公會或物理治療生公會。
﹝2﹞ 物理治療師公會或物理治療生公會不得拒絕具有會員資格者入會。
﹝1﹞ 物理治療師業務如下:
一、物理治療之評估及測試。
二、物理治療目標及內容之擬定。
三、操作治療。
四、運動治療。
五、冷、熱、光、電、水、超音波等物理治療。
六、牽引、振動或其他機械性治療。
七、義肢、輪椅、助行器、裝具之使用訓練及指導。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
﹝2﹞ 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但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者,不在此限。
﹝1﹞ 物理治療師對於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如有疑點,應詢明醫師確認後,始得對病人施行物理治療。
﹝1﹞ 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時,遇有病人危急或不適繼續施行物理治療者,應即停止並聯絡醫師,或建議病人由醫師再行診治。
﹝1﹞ 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時,應製作紀錄,記載病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醫師之診斷、照會或醫囑,施行物理治療之情形與日期。
﹝1﹞ 物理治療師受衛生、司法或司法警察機關詢問時,不得為虛偽之陳述或報告。
﹝1﹞ 物理治療生業務如下:
一、運動治療。
二、冷、熱、光、電、水、磁等物理治療。
三、牽引、振動或其他機械性治療。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
﹝2﹞ 物理治療生執行業務,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及書面指示為之。
﹝1﹞ 物理治療生執行前條業務,準用本章物理治療師執業規定。
回索引〉〉
﹝1﹞ 物理治療所之設立,應以物理治療師為申請人,向所在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登記,發給開業執照,始得為之。
﹝2﹞ 前項申請設立物理治療所之物理治療師,須在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機構執行業務二年以上,始得為之。
﹝3﹞ 前項執行業務年資之採計,以領有物理治療師證書並依法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執業登記者為限。但於本法公布施行前已執行業務者,其實際服務年資得併予採計。
﹝4﹞ 物理治療所設置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 物理治療所應以其申請人為負責物理治療師,對其業務負督導責任。
﹝1﹞ 物理治療所負責人因故不能執行業務,應指定合於負責物理治療師資格者代理之。代理期間超過一個月者,應報請原發開業執照機關備查。
﹝2﹞ 前項代理期間,最長不得逾一年。
﹝1﹞ 物理治療所名稱之使用或變更,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2﹞ 非物理治療所不得使用物理治療所或類似之名稱。
﹝1﹞ 物理治療所不得使用下列名稱:
一、在同一直轄市或縣(市)區域內,他人已登記使用之物理治療所名稱。
二、在同一直轄市或縣(市)區域內,與被廢止開業執照未滿一年或受停業處分之物理治療所相同或類似之名稱。
三、易使人誤認其與政府機關、公益團體有關或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名稱。
﹝1﹞ 物理治療所停業、歇業或其登記事項變更時,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報請原發照機關備查。
﹝2﹞ 物理治療所遷移或復業者,準用關於設立之規定。
﹝1﹞ 物理治療所應將其開業執照、收費標準及其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懸掛於明顯處所。
﹝1﹞ 物理治療所應保持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1﹞ 物理治療所對於物理治療紀錄、醫師開具之診斷及書面指示,應指定適當場所及人員保管,並至少保存十年。
﹝1﹞ 物理治療所收取費用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之。
﹝1﹞ 物理治療所收取費用,應掣給收費明細表及收據。
﹝2﹞ 物理治療所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收費。
﹝1﹞ 物理治療所之廣告,其內容以下列各款事項為限:
一、物理治療所之名稱、開業執照字號、地址、電話及交通路線。
二、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之姓名及其證書字號。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容許登載或宣播事項。
﹝2﹞ 非物理治療所,不得為物理治療廣告。
﹝1﹞ 物理治療所不得以不正當方法,招攬業務。
﹝1﹞ 物理治療所應依法令規定或依主管機關之通知,提出報告;並接受主管機關對其人員、設備、衛生、安全、收費情形、作業等之檢查及資料蒐集。
﹝1﹞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生或物理治療所之人員,對於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秘密,不得無故洩漏。
回索引〉〉
﹝1﹞ 未取得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資格而執行物理治療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金。但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實習之相關物理治療系、組、科學生或取得畢業證書日起六個月內之畢業生,不在此限。
﹝2﹞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或重傷者,應依刑法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1﹞ 物理治療師違反第十二條第二項或物理治療生違反第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2﹞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或重傷者,應依刑法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3﹞ 犯前二項之罪者,並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其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執業執照或其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
﹝1﹞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生將其證照租借他人使用者,廢止其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應移送該管檢察機關依法辦理。
﹝1﹞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生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其情節重大者,並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廢止其執業執照;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應移送該管檢察機關依法辦理:
一、違反第十六條規定。
二、於業務上有違法或不正當行為。
﹝1﹞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條、第十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十五條規定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2﹞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之一者,除依前項規定處罰外,並限期令其改善;經三次處罰及限期令其改善仍未遵行者,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
﹝3﹞ 物理治療師公會或物理治療生公會違反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者,由人民團體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1﹞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生受停業處分仍執行業務者,廢止其執業執照;受廢止執業執照處分仍執行業務者,得廢止其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
﹝1﹞ 物理治療所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其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開業執照:
一、容留未具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資格人員擅自執行物理治療業務。
二、受停業處分而不停業。
﹝1﹞ 違反第二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或第三十條規定之一或未符合第十九條第四項所定之標準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
﹝2﹞ 違反第二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十三條或第二十四條規定之一或未符合依第十九條第四項所定之標準者,除依前項規定處罰外,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
﹝1﹞ 違反第五條、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二十一條第二項、第二十二條第二項、第二十七條第二項、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或第三十一條規定之一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2﹞ 違反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者,除依前項規定處罰外,並限期令其將超收部分退還;屆期未退還者,按次連續處罰。
﹝1﹞ 物理治療所之負責物理治療師受停業處分或廢止執業執照時,應同時對其物理治療所予以停業處分或廢止其開業執照。
﹝2﹞ 物理治療所受停業處分或廢止開業執照者,應同時對其負責物理治療師予以停業處分或廢止其執業執照。
﹝1﹞ 物理治療所受廢止開業執照處分,仍繼續開業者,得廢止其負責物理治療師之物理治療師證書。
﹝1﹞ 本法所定之罰鍰,於物理治療所,處罰其負責物理治療師。
﹝1﹞ 本法所定之罰鍰、停業、撤銷或廢止執業執照、開業執照,除本法另有規定外,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處罰之;廢止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證書,由中央主管機關處罰之。
回索引〉〉
﹝1﹞ 物理治療師公會,由人民團體主管機關主管。但其目的事業,應受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1﹞ 物理治療師公會分直轄市及縣(市)公會,並得設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 物理治療師公會之區域,依現有之行政區域,在同一區域內,同級之公會以一個為限。
﹝1﹞ 直轄市、縣(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由在該管區域內執業物理治療師九人以上之發起組織之;其不滿九人者,得加入鄰近區域之公會或共同組織之。
﹝1﹞ 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設立,應由三分之一以上之直轄市、縣(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完成組織後,始得發起組織。
﹝1﹞ 物理治療師公會置理事、監事,均於召開會員(會員代表)大會時,由會員(會員代表)選舉之,並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其名額如下:
一、直轄市、縣(市)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理事,不得超過二十七人。
二、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理事,不得超過三十五人。
三、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理事名額,不得超過全體會員(會員代表)人數二分之一。
四、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監事名額,不得超過各該公會理事名額三分之一。
﹝2﹞ 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得置候補理事、候補監事;其名額不得超過各該公會理事、監事名額三分之一。
﹝3﹞ 理事、監事名額在三人以上時,得分別互選常務理事及常務監事;其名額不得超過理事或監事總額三分之一,並應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舉一人為理事長;其不置常務理事者,就理事中互選之。常務監事在三人以上者,應互選一人為監事會召集人。
﹝1﹞ 理、監事任期均為三年,其連選連任者不得超過二分之一,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
﹝1﹞ 上級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監事之當選,不以下級物理治療師公會選派參加之會員代表為限。
﹝2﹞ 下級物理治療師公會選派參加上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會員代表,不以該下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理事、監事為限。
﹝1﹞ 物理治療師公會每年召開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大會。
﹝2﹞ 物理治療師公會會員人數超過三百人時,得依章程之規定就會員分布狀況劃定區域,按會員人數比率選出代表,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行使會員大會之職權。
﹝1﹞ 物理治療師公會應訂立章程,造具會員名冊及選任職員簡歷名冊,送請所在地人民團體主管機關立案,並分送中央及所在地主管機關備查。
﹝1﹞ 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章程,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區域及會所所在地。
二、宗旨、組織、任務或事業。
三、會員之入會及出會。
四、會員應納之會費及繳納期限。
五、會員代表之產生及其任期。
六、理事、監事名額、權限、任期及其選任、解任。
七、會員(會員代表)大會及理事會、監事會會議之規定。
八、會員應遵守之公約。
九、經費及會計。
十、章程之修改。
十一、其他依法令規定應載明或處理會務之必要事項。
﹝1﹞ 物理治療師公會違反法令或章程者,人民團體主管機關得為下列之處分:
一、警告。
二、撤銷其決議。
三、撤免其理事、監事。
四、限期整理。
﹝2﹞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處分,亦得由主管機關為之。
﹝1﹞ 直轄市、縣(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對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章程及決議,有遵守義務。
﹝1﹞ 物理治療師公會會員有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行為者,公會得依章程、理事會、監事會或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之決議處分。
﹝1﹞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九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立案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應自本法修正施行之日起四年內,依本法規定完成改組;已立案之省物理治療師公會及省物理治療生公會,應併辦理解散。
﹝1﹞ 物理治療生公會,其組織準用本章物理治療師公會之規定。
回索引〉〉
﹝1﹞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醫療機構從事物理治療業務滿三年,並具專科以上學校畢業資格,經中央主管機關審查合格者,得應物理治療師特種考試。
﹝2﹞ 本法公布施行前曾在醫療機構從事物理治療業務滿三年,並具高中、高職畢業資格,經中央主管機關審查合格者,得應物理治療生特種考試。
﹝3﹞ 前二項特種考試,於本法公布施行後五年內舉辦三次為限。
﹝1﹞ 中央、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依本法核發證書或執照時,得收取證書費或執照費;其費額,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 外國人得依中華民國法律,應物理治療師考試。
﹝2﹞ 前項考試及格,領有物理治療師證書之外國人,在中華民國執行物理治療業務,應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並應遵守中華民國關於物理治療與醫療之相關法令及物理治療師公會章程;其執業之許可及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3﹞ 違反前項規定者,除依法處罰外,中央主管機關並得廢止其許可。
﹝1﹞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物理治療師法
【修正日期】民國112年1月12日
【公布日期】民國112年2月8日
【法規沿革】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20141353號公告第3條所列屬「行政院衛生署」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改由「衛生福利部」管轄
【章節索引】
第一章 總則 §1第二章 執業 §7
第三章 物理治療所 §19
第四章 罰則 §32
第五章 公會 §46
第六章 附則 §58
【法規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1條(物理治療師資格之取得)
第2條(物理治療生資格之取得)
第3條(主管機關)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4條(請領證書之程序)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5條(物理治療師、生名稱之專用)【相關罰則】§40
第6條(物理治療師、生之消極資格)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回索引〉〉
第二章 執 業
第7條(執業登記與繼續教育)【相關罰則】第1項、第2項~§36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8條(不得執業之情形)
一、經撤銷或廢止物理治療師證書。
二、經廢止物理治療師執業執照未滿一年。
三、有客觀事實認不能執行業務,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邀請相關專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學者專家組成小組認定。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9條(執業處所)【相關罰則】§36
--112年2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10條(停業、歇業、復業或執業處所變更之申報義務)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11條(加入公會)【相關罰則】第1項、第2項~§36
第12條(物理治療師業務範圍)【相關罰則】第2項~§33;第1項、第3項~§36
一、物理治療之評估及測試。
二、物理治療目標及內容之擬定。
三、操作治療。
四、運動治療。
五、冷、熱、光、電、水、超音波等物理治療。
六、牽引、振動或其他機械性治療。
七、義肢、輪椅、助行器、裝具之使用訓練及指導。
八、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
--112年2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13條(物理治療)
第14條(停止治療)
第15條(紀錄事項)【相關罰則】§36
第16條(真實陳述報告義務)【相關罰則】§35
第17條(物理治療生業務範圍)【相關罰則】第2項~§33
一、運動治療。
二、冷、熱、光、電、水、磁等物理治療。
三、牽引、振動或其他機械性治療。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18條(執業管理)
回索引〉〉
第三章 物理治療所
第19條(物理治療所之申請設立程序及設置標準之訂定)【相關罰則】第4項~§39;第1項~§40
--112年2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1年6月12日修正前條文--
第20條(申請人)
第20條之1(指定人員代理)【相關罰則】第1項~§39
第21條(物理治療所名稱之使用或變更)【相關罰則】第1項~§39;第2項~§40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21條之1(物理治療所使用名稱之限制)
一、在同一直轄市或縣(市)區域內,他人已登記使用之物理治療所名稱。
二、在同一直轄市或縣(市)區域內,與被廢止開業執照未滿一年或受停業處分之物理治療所相同或類似之名稱。
三、易使人誤認其與政府機關、公益團體有關或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名稱。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22條(停業、歇業或遷移之備查)【相關罰則】第1項~§39;第2項~§40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23條(有關證照之陳列)【相關罰則】§39
第24條(公共衛生)【相關罰則】§39
第25條(治療紀錄之保存年限)【相關罰則】§39
第26條(收費標準之訂定)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27條(禁收超額費)【相關罰則】第1項~§39;第2項~§40
第28條(廣告內容之限制)【相關罰則】§40
一、物理治療所之名稱、開業執照字號、地址、電話及交通路線。
二、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之姓名及其證書字號。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容許登載或宣播事項。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29條(正當方法招攬業務)【相關罰則】§40
第30條(報告、受檢查等之義務)【相關罰則】§39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31條(保守業務秘密之義務)【相關罰則】§40
回索引〉〉
第四章 罰 則
第32條(處罰)
--105年11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3條(處罰)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4條(廢止證書之事由)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5條(廢止執照及停業處分之事由)
一、違反第十六條規定。
二、於業務上有違法或不正當行為。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6條(擅自執業之處分)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7條(廢止執業執照或證書之事由)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8條(廢止開業執照之情形)
一、容留未具物理治療師或物理治療生資格人員擅自執行物理治療業務。
二、受停業處分而不停業。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39條(處罰)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91年6月12日修正前條文--
第40條(處罰)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41條(廢止執照之處分)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42條(廢止證書之處分)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43條(罰鍰)
第44條(懲處之執行機關)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45條(罰鍰之強制執行)(刪除)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回索引〉〉
第五章 公 會
第46條(物理治療師公會之主管機關)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47條(公會種類)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91年6月12日修正前條文--
第48條(公會區域之決定與公會數量之限制)
第49條(直轄市、縣(市)公會之發起組織)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0條(公會全國聯合會之發起組織)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1條(理、監事名額及選舉程序)
一、直轄市、縣(市)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理事,不得超過二十七人。
二、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理事,不得超過三十五人。
三、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理事名額,不得超過全體會員(會員代表)人數二分之一。
四、各級物理治療師公會之監事名額,不得超過各該公會理事名額三分之一。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2條(理、監事之任期)
第52條之1(會員代表之選派)
第53條(會員代表大會之召開)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4條(公會申請立案之程序)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5條(公會章程應載事項)
一、名稱、區域及會所所在地。
二、宗旨、組織、任務或事業。
三、會員之入會及出會。
四、會員應納之會費及繳納期限。
五、會員代表之產生及其任期。
六、理事、監事名額、權限、任期及其選任、解任。
七、會員(會員代表)大會及理事會、監事會會議之規定。
八、會員應遵守之公約。
九、經費及會計。
十、章程之修改。
十一、其他依法令規定應載明或處理會務之必要事項。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5條之1(公會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處分)
一、警告。
二、撤銷其決議。
三、撤免其理事、監事。
四、限期整理。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55條之2(遵守義務)
第56條(會員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處分)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56條之1(本法修正前已立案之公會限期完成改組)
第57條(適用範圍)
回索引〉〉
第六章 附 則
第58條(物理治療師、生之特種考試)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58條之1(證書費或執照費)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58條之2(外國人應考及執業之規定)
--109年1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第59條(施行細則)
--107年12月26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60條(施行日)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回頁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