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簡讀版。相關子法。相關裁判。法律用語辭典。
【修正日期】民國113年5月14日
【公布日期】民國113年5月29日
章節索引〉〉法規內容〉〉
1‧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二月五日總統(57)台統(一)義字第668號令制定公布全文77條;並自五十七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2‧ 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總統(58)台統(一)義字第735號令修正公布第14、75條條文;並增訂第76~78條條文原76、77條改為79、80條條文
3‧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總統(64)台統(一)義字第3365號令修正公布全文93條
4‧ 中華民國七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總統(70)台統(一)義字第5068號令修正公布第8、21、27、31、33、54、65~68、89條條文;並增訂第37-1條條文;並自七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5‧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總統(75)華總(一)義字第2538號令修正公布全文93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行政院(76)台交字第11297號令發布自七十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6‧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總統(86)華總(一)義字第8600016250號令修正公布第3、7、8、12、15~17、24、27、29~31、33、35~38、44、55~57、59、60、62~65、67、86、87、90條條文;並增訂第7-1、63-1、83-1、82-1、85-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行政院(86)台交字第08152號令發布自八十六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7‧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總統(86)華總(一)義字第8600095550號令修正公布第12、14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行政院(86)台交字第21215號令發布自八十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8‧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084070號令修正公布第37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行政院(88)台交字第24621號令發布定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施行
9‧ 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七日總統(90)華總一義字第9000007500號令增訂公布第18-1、21-1、29-1、29-2、31-1、85-2~85-4、90-1、90-2條條文;刪除第64、77、79條條文;並修正第8、9、12~14、19、21、25、28~31、33~35、37、39~41、43、45、47、51~53、55~57、60、61、63、67、75、78、80~84、87、90、93條條文
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三日行政院(90)台交字第019317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年六月一日施行
10‧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33710號令修正公布第4、9、12、16、21-1、24、29、30、33、35、37、62、82-1、85-1、85-2、92條條文;並增訂第7-2、9-1、29-3、29-4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十四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1004067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一年九月一日施行
11‧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252780號令增訂公布第92-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2002544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二年六月一日施行
12‧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300077601號令修正公布第6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30086684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三年七月一日施行
13‧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017731號令修正公布第56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4002928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四年九月一日施行
14‧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199321號令修正公布第68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50082898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五年三月一日施行
15‧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212581號令修正公布第3、5、7-2、8~10、12~16、18、20~26、29、29-2、29-3、30、31、32、33、35~38、40、42~50、53~55、57~63、65~67、69、71~74、76、78、80、82、83~85-1、85-3、90-2、92條條文;增訂第31-2、32-1、67-1、90-3條條文;刪除第28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50087685號令發布第3、5、7-2、8~10、12~16、18、20~26、29、29-3、30、32、33、35~38、40、43~50、53~55、57~63、65~67-1、69、71、72、74、76、78、80、85、85-1、85-3、90-2、90-3、92條,及刪除第28條,定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第29-2、31、31-2、32-1、42、73、82、83、84條,定自九十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16‧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11651號令修正公布第9-1、9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60040311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六年十一月一日施行
17‧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5791號令修正公布第69條條文;並增訂第69-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70014693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施行
18‧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700061911號令修正公布第65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70036065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19‧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五月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900107731號令修正公布第68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90048197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九年九月一日施行
20‧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009721號令修正公布第35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0752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年二月十五日施行
21‧ 中華民國一百年五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090951號令修正公布第3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四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31473號令定自一百年八月一日施行
22‧ 中華民國一百年五月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097621號令修正公布第45、55、78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36108號令定自一百年八月一日施行
23‧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59691號令修正公布第65、85-3、87條條文;刪除第88、89、90-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3156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59801號令修正公布第9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3202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施行
24‧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五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100123851號令修正公布第3、4、7-2、21、21-1、22、27、31、31-1、33、35、43、45、54、85-2、90-3、91、9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59619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五日施行
25‧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017801號令修正公布第8、35、67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2001024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二年三月一日施行
26‧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五月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082751號令修正公布第14、25、3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九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20038402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20141353號公告第92條第5項所列屬「行政院衛生署」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改由「衛生福利部」管轄
27‧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000601號令修正公布第7-2、9、31-1、43、45、73、74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3001607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施行
28‧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093391號令修正公布第7-1、48、9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八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3004543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三年八月十五日施行
29‧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一月七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201391號令修正公布第4、9、9-1、12、31、31-1、33、56、69、85-3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40028149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四年七月一日施行
30‧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五月二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400058181號令修正公布第3、4、7-2、45、50、63、74、76、80條條文;並增訂第7-3、8-1、53-1、85-5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40041233號令發 布定自一百零四年八月十五日施行
31‧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500136221號令修正公布第37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50099912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32‧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500140091號令修正公布第29-2、54、63、69條條文;增訂第56-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6008814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六年七月一日施行
33‧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二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700056071號令修正公布第60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7009421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34‧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六月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700064021號令修正公布第61、63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7009421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35‧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四月十七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800037121號令修正公布第35、37、45、67、73、85-2、87條條文;增訂第35-1、35-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1072號令發布第37、87條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六月一日施行;第35、35-2、45、73、85-2條及第67條第1~4、7、8項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七月一日施行;第35-1條及第67條第5、6項條文,定自一百零九年三月一日施行
36‧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800050751號令修正公布第44、48、74、8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九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774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八年十月一日施行
37‧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800062191號令修正公布第69、72、73、76條條文;增訂第72-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九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7741號令發布除第76條條文定自一百零九年三月一日施行外,其餘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十月一日施行
38‧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六月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900063551號令修正公布第30、55、90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90100366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一日施行
39‧ 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年一月二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000004891號令修正公布第18-1、43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五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00087695號令發 布定自一百十年六月一日施行
40‧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六月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000052961號令修正公布第10、29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九月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00092816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年十月一日施行
41‧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十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000111391號令修正公布第18-1、3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8385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四月三十日施行
42‧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000114011號令修正公布第7-1、7-2、85-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8385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四月三十日施行
43‧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100012091號令修正公布第35、35-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0571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施行
44‧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五月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100037461號令修正公布第32-1、69、69-1、71、72、72-1、73、74、78、85-3、92條條文;增訂第69-2、71-1、71-2、72-2、77-1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95787號令發布除第92條第3項及第9項外,其餘條文,定自一百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第92條第3項、第9項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45‧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五月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036351號令修正公布第7-1、15、16、21~24、29、29-2、30、31、33、35、43~45、47、48、56-1、60、61、63、63-1、66、67、74、82、85、85-3、86、92條條文;增訂第30-1、63-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八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121028221號公告第82-1條第2項所列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部」之權責事項,自一百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起改由「環境部」管轄
46‧ 中華民國一百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300045271號令修正公布第7-1、63、63-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31016545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三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回頁首〉〉
第二章 汽車 §12
第三章 慢車 §69
第四章 行人 §78
第五章 道路障礙 §82
第六章 附則 §85
﹝1﹞ 為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確保交通安全,制定本條例。
﹝1﹞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依本條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依其他法律規定。
﹝1﹞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道路:指公路、街道、巷衖、廣場、騎樓、走廊或其他供公眾通行之地方。
二、車道:指以劃分島、護欄或標線劃定道路之部分,及其他供車輛行駛之道路。
三、人行道:指為專供行人通行之騎樓、走廊,及劃設供行人行走之地面道路,與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
四、行人穿越道:指在道路上以標線劃設,供行人穿越道路之地方。
五、標誌: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警告、禁制、指示,而以文字或圖案繪製之標牌。
六、標線: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警告、禁制、指示,而在路面或其他設施上劃設之線條、圖形或文字。
七、號誌: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行進、注意、停止,而以手勢、光色、音響、文字等指示之訊號。
八、車輛:指非依軌道電力架設,而以原動機行駛之汽車(包括機車)、慢車及其他行駛於道路之動力車輛。
九、大眾捷運系統車輛:指大眾捷運法所定大眾捷運系統使用之專用動力車輛。
十、臨時停車:指車輛因上、下人、客,裝卸物品,其停止時間未滿三分鐘,保持立即行駛之狀態。
十一、停車:指車輛停放於道路兩側或停車場所,而不立即行駛。
﹝1﹞ 道路標誌、標線、號誌及其他相關設施之設置與管理,應提供車輛、大眾捷運系統車輛駕駛人及行人有關道路路況之警告、禁制、指示等資訊,以便利行旅並確保交通安全。
﹝2﹞ 駕駛人駕駛車輛、大眾捷運系統車輛或行人在道路上,應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警告、禁制規定,並服從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或依法令執行指揮交通及交通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
﹝3﹞ 前項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警告、禁制規定、樣式、標示方式、設置基準及設置地點等事項之規則,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4﹞ 駕駛人駕駛車輛、大眾捷運系統車輛或行人違反第二項規定肇事或致人肇事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者,應依法負其刑事責任。但因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或依法令執行指揮交通及交通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有明顯過失而致之者,不在此限。
﹝1﹞ 為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暢通,公路或警察機關於必要時,得就下列事項發布命令:
一、指定某線道路或某線道路區段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通行,或禁止穿越道路,或禁止停車及臨時停車。
二、劃定行人徒步區。
﹝1﹞ 道路因車輛或行人臨時通行量顯著增加,或遇突發事故,足使交通陷於停滯或混亂時,警察機關或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得調撥車道或禁止、限制車輛或行人通行。
﹝1﹞ 道路交通管理之稽查,違規紀錄,由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執行之。
﹝2﹞ 前項稽查,得由交通助理人員協助執行,其稽查項目為違規停車者,並得由交通助理人員逕行執行之;其設置、訓練及執行之辦法,由內政部會同交通部定之。
﹝1﹞ 民眾對於下列違反本條例之行為者,得敘明違規事實並檢具違規證據資料,向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檢舉:
一、第三十條第一項第二款或第七款。
二、第三十條之一第一項。
三、第三十一條第六項或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一項。
四、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第六款、第七款、第九款、第十一款至第十五款、第四項或第九十二條第七項。
五、第四十二條。
六、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或第三項。
七、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二項或第三項。
八、第四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第六款、第十款、第十一款、第十三款、第十六款或第二項。
九、第四十七條第一項。
十、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或第七款。
十一、第四十九條。
十二、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三條之一。
十三、第五十四條。
十四、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於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臨時停車。但機車及騎樓不在此限。
十五、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之不依順行方向臨時停車。
十六、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於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停車。但機車及騎樓不在此限。
十七、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十款及第二項。
十八、第六十條第二項第三款。
﹝2﹞ 公路主管機關或警察機關對於第一項之檢舉,經查證屬實者,應即舉發。但行為終了日起逾七日之檢舉,不予舉發。
﹝3﹞ 民眾依第一項規定檢舉同一輛汽車二以上違反本條例同一規定之行為,其違規時間相隔未逾六分鐘及行駛未經過一個路口以上,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以舉發一次為限。
﹝4﹞ 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對第一項檢舉之逕行舉發,依第七條之二第五項規定辦理。
﹝1﹞ 汽車駕駛人之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當場不能或不宜攔截製單舉發者,得逕行舉發:
一、闖紅燈或平交道。
二、搶越行人穿越道。
三、在道路收費停車處所停車,不依規定繳費。
四、不服指揮稽查而逃逸,或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
五、違規停車或搶越行人穿越道,經各級學校交通服務隊現場導護人員簽證檢舉。
六、行經收費之道路,不依規定繳費。
七、經以科學儀器取得證據資料證明其行為違規。
﹝2﹞ 前項第七款之科學儀器屬應經定期檢定合格之法定度量衡器,其取得違規證據資料之地點或路段,應定期於網站公布。但汽車駕駛人之行為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有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及第三項之行為。
二、有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及第九十二條第二項之行為。
三、違規超車。
四、違規停車而駕駛人不在場。
五、未依規定行駛車道。
六、未依規定轉彎及變換車道。
七、未保持安全距離。
八、跨越禁止變換車道線或槽化線。
九、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十、有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九十二條第七項第六款之行為。
﹝3﹞ 對於前項第九款之取締執法路段,在一般道路應於一百公尺至三百公尺前,在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應於三百公尺至一千公尺前,設置測速取締標誌。
﹝4﹞ 載重貨車行駛於設有地磅站之道路,不依規定過磅或裝載貨物超過核定之總重量、總聯結車重量,得採用科學儀器取得證據資料逕行舉發。
﹝5﹞ 第一項、第四項逕行舉發,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應記明車輛牌照號碼、車型等可資辨明之資料,以汽車所有人或其指定之主要駕駛人為被通知人製單舉發。但租賃期一年以上之租賃業汽車,經租賃業者申請,得以租用人為被通知人製單舉發。
﹝1﹞ 大眾捷運系統車輛駕駛人之行為,有前條第一項所列得逕行舉發之情形者,應記明其車輛違規地點、時間、行駛方向等可資辨明之資料,以其營運機構為被通知人製單舉發。
﹝1﹞ 違反本條例之行為,由下列機關處罰之:
一、第十二條至第六十八條及第九十二條第七項、第八項由公路主管機關處罰。
二、第六十九條至第八十四條由警察機關處罰。
﹝2﹞ 前項處罰於裁決前,應給予違規行為人陳述之機會。
﹝3﹞ 第一項第一款之處罰,公路主管機關應設置交通裁決單位辦理;其組織規程由交通部、直轄市政府定之。
﹝1﹞ 大眾捷運系統車輛行駛共用通行道路,其駕駛人違反第二章汽車行駛規定條文者,依各該條規定處罰。
﹝1﹞ 本條例所定罰鍰之處罰,受處罰人接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後,於三十日內得不經裁決,逕依第九十二條第四項之罰鍰基準規定,向指定之處所繳納結案;不服舉發事實者,應於三十日內,向處罰機關陳述意見;其不依通知所定期限前往指定處所聽候裁決,且未依規定期限繳納罰鍰結案或向處罰機關陳述意見者,處罰機關得逕行裁決之。
﹝2﹞ 本條例之罰鍰,應提撥一定比例專款專用於改善道路交通;其分配、提撥比例及運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財政部定之。
﹝1﹞ 車輛所有人、駕駛人、行人、道路障礙者,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分別移送該管地方檢察署、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或軍事機關處理。
﹝1﹞ 軍用車輛及軍用車輛駕駛人,應遵守本條例有關道路交通管理之規定,並服從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及憲兵指揮。
﹝2﹞ 國軍編制內之軍用車輛及軍用車輛駕駛人,違反前項規定之處罰,由國防部定之。
回索引〉〉
﹝1﹞ 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三千六百元以上一萬零八百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行駛:
一、未領用牌照行駛。
二、拼裝車輛未經核准領用牌證行駛,或已領用牌證而變更原登檢規格、不依原規定用途行駛。
三、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牌照。
四、使用吊銷、註銷之牌照。
五、牌照借供他車使用或使用他車牌照。
六、牌照吊扣期間行駛。
七、已領有號牌而未懸掛或不依指定位置懸掛。
八、牌照業經繳銷、報停、吊銷、註銷,無牌照仍行駛。
九、報廢登記之汽車仍行駛。
十、號牌遺失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經舉發後仍不辦理而行駛。
﹝2﹞ 前項第一款中屬未依公路法規定取得安全審驗合格證明,及第二款、第九款之車輛並沒入之;第三款、第四款之牌照扣繳之;第五款至第七款之牌照吊銷之。
﹝3﹞ 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及第八款之汽車當場移置保管,並通知汽車所有人限期領回之。
﹝4﹞ 汽車未領用有效牌照、懸掛他車號牌或未懸掛號牌於道路停車者,依第一項規定處罰,汽車並當場移置保管及扣繳其牌照。
﹝1﹞ 汽車行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四千八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申請換領牌照或改正:
一、損毀或變造汽車牌照、塗抹污損牌照,或以安裝其他器具之方式,使不能辨認其牌號。
二、塗改客、貨車身標明之載客人數、載重量、總重量或總聯結重量,與原核定數量不符。
三、引擎號碼或車身號碼,與原登記位置或模型不符。
﹝1﹞ 汽車行駛應隨車攜帶行車執照、拖車使用證或預備引擎使用證。
﹝2﹞ 汽車行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改正、補換牌照或禁止其行駛:
一、牌照遺失或破損,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換發或重新申請。
二、號牌污穢,不洗刷清楚或為他物遮蔽,非行車途中因遇雨、雪道路泥濘所致。
﹝1﹞ 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或領用人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經通知而不依規定期限換領號牌,又未申請延期,仍使用。
二、領用試車或臨時牌照,期滿未繳還。
三、領用試車或臨時牌照,載運客貨,收費營業。
四、領用試車牌照,不在指定路線或區域內試車。
五、行車執照及拖車使用證有效期屆滿,不依規定換領而行駛。
六、領用古董車專用牌照,不依規定之時間、路線或區域內行駛。
﹝2﹞ 前項第一款情形經再通知依限換領號牌,屆期仍不換領者,其牌照應予註銷;第二款、第三款、第六款之牌照應扣繳註銷;第四款應責令改正;第五款之牌照應扣繳並責令換領。
﹝1﹞ 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各項異動,不依規定申報登記。
二、除頭燈外之燈光、雨刮、喇叭、照後鏡、排氣管、消音器設備不全或損壞不予修復,或擅自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影響行車安全。
三、尾燈、煞車燈、倒車燈、方向燈、後霧燈、第三煞車燈、輪廓邊界標識燈污穢不予清潔或為他物遮蔽,致影響正常辨識。
四、未依規定於車身標明指定標識。
五、計程車,未依規定裝置自動計費器、車頂燈、執業登記證插座或在前、後兩邊玻璃門上,黏貼不透明反光紙。
六、裝置高音量或發出不合規定音調之喇叭或其他產生噪音器物。
﹝2﹞ 前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並應責令改正、反光紙並應撤除;第六款除應依最高額處罰外,該高音量或發出不合規定音調之喇叭或噪音器物並應沒入。
﹝1﹞ 汽車不依限期參加定期檢驗或臨時檢驗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逾期一個月以上者並吊扣其牌照,至檢驗合格後發還,逾期六個月以上者,註銷其牌照。
﹝2﹞ 經檢驗不合格之汽車,於一個月內仍未修復並申請覆驗,或覆驗仍不合格者,吊扣其牌照。
﹝1﹞ 汽車車身、引擎、底盤、電系等重要設備變更或調換,或因交通事故遭受重大損壞修復後,不申請公路主管機關施行臨時檢驗而行駛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九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其檢驗。
﹝2﹞ 汽車所有人在一年內違反前項規定二次以上者,並吊扣牌照三個月;三年內經吊扣牌照二次,再違反前項規定者,吊銷牌照。
﹝1﹞ 汽車未依規定裝設行車紀錄器、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或防止捲入裝置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一萬二千元以上二萬四千元以下罰鍰。
﹝2﹞ 汽車依前項規定裝設之行車紀錄器、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或防止捲入裝置無法正常運作,未於行車前改善,仍繼續行車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千元以上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
﹝3﹞ 未依規定保存第一項行車紀錄器之紀錄資料或未依規定使用、不當使用行車紀錄器致無法正確記錄資料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千元以上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4﹞ 違反前三項除未依規定保存第一項行車紀錄器之紀錄資料之行為外,應責令其參加臨時檢驗。
﹝5﹞ 第一項應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防止捲入裝置之規格及車輛種類,由交通部定之。
﹝6﹞ 第一項汽車裝設防止捲入裝置之實施、宣導、輔導及獎勵辦法,由交通部定之。
﹝1﹞ 汽車煞車,未調整完妥靈活有效,或方向盤未保持穩定準確,仍准駕駛人使用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一千八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調整或修復。
﹝1﹞ 汽車引擎、底盤、電系、車門損壞,行駛時顯有危險而不即行停駛修復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一千八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扣留其牌照,責令修復檢驗合格後發還之。檢驗不合格,經確認不堪使用者,責令報廢。
﹝1﹞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二萬四千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二、領有機車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
三、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四、駕駛執照業經吊銷、註銷仍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五、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六、領有學習駕駛證,而無領有駕駛執照之駕駛人在旁指導,在駕駛學習場外學習駕車。
七、領有學習駕駛證,在駕駛學習場外未經許可之學習駕駛道路或規定時間駕車。
八、未領有駕駛執照,以教導他人學習駕車為業。
九、其他未依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駕車。
﹝2﹞ 汽車駕駛人於五年內違反前項規定二次以上者,處新臺幣二萬四千元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得沒入該汽車。
﹝3﹞ 汽車駕駛人於依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項至第五項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期間,違反本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者,按第一項或第二項所處罰鍰加罰新臺幣一萬二千元罰鍰。
﹝4﹞ 第一項第九款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由交通部定之。
﹝5﹞ 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之駕駛執照,均應扣繳之;第五款並吊銷其駕駛執照。
﹝6﹞ 汽車所有人允許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違規駕駛人駕駛其汽車者,除依第一項規定處罰鍰外,並吊扣其汽車牌照一個月;五年內違反二次者,吊扣其汽車牌照三個月;五年內違反三次以上者,吊扣其汽車牌照六個月。但其已善盡查證駕駛人駕駛執照資格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注意而仍不免發生違規者,不在此限。
﹝7﹞ 十四歲以上未成年之人,違反第一項第一款或第三款規定者,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應將違規事實以書面或其他方式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
﹝1﹞ 汽車駕駛人駕駛聯結車、大客車或大貨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汽車所有人及駕駛人各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八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
二、領有機車駕駛執照駕車。
三、領有小型車駕駛執照駕車。
四、領有大貨車駕駛執照,駕駛大客車、聯結車或持大客車駕駛執照,駕駛聯結車。
五、駕駛執照業經吊銷、註銷仍駕車。
六、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駕駛執照駕車。
七、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車。
﹝2﹞ 汽車駕駛人於五年內違反前項規定二次以上者,處新臺幣八萬元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得沒入該汽車。
﹝3﹞ 汽車駕駛人於依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項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期間,違反本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者,按本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所處罰鍰加罰新臺幣四萬元罰鍰。
﹝4﹞ 第一項第五款或第六款之駕駛執照,均應扣繳之;第七款並吊銷其駕駛執照。
﹝5﹞ 違反第一項情形,並吊扣該汽車牌照一個月;五年內違反二次者,吊扣該汽車牌照三個月;五年內違反三次以上者,吊扣該汽車牌照六個月。
﹝6﹞ 汽車所有人已善盡查證駕駛人駕駛執照資格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違規者,汽車所有人不受本條之處罰。
﹝1﹞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千八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駕駛:
一、領有普通駕駛執照,駕駛營業汽車營業。
二、領有普通駕駛執照,以駕駛為職業。
三、領有軍用車駕駛執照,駕駛非軍用車。
四、領有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或小型車駕駛執照,駕駛普通重型機車。
五、領有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或小型車駕駛執照,駕駛輕型機車。但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四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取得該汽車駕駛執照者,不在此限。
六、領有輕型機車駕駛執照,駕駛普通重型機車。
七、駕駛執照逾有效期間仍駕車。
﹝2﹞ 汽車駕駛人領有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小型車、普通重型或輕型機車駕駛執照,駕駛大型重型機車者,處新臺幣六千元罰鍰,並禁止其駕駛。
﹝3﹞ 第一項第七款之駕駛執照並應扣繳之。
﹝4﹞ 汽車所有人允許第一項違規駕駛人駕駛其汽車者,除依第一項規定之罰鍰處罰外,並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但其已善盡查證駕駛人駕駛執照資格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注意而仍不免發生違規者,不在此限。
﹝1﹞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吊扣其駕駛執照三個月:
一、將駕駛執照供他人駕車。
二、允許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之人,駕駛其車輛。
﹝1﹞ 汽車駕駛人或汽車所有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者,除依規定處罰外,並得令其或其他相關之人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2﹞ 公路主管機關對於道路交通法規之重大修正或道路交通安全之重要措施,必要時,得通知職業汽車駕駛人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3﹞ 前二項之人,無正當理由,不依規定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者,處新臺幣一千八百元罰鍰。經再通知依限參加講習,逾期六個月以上仍不參加者,其為汽車駕駛人者,吊扣其駕駛執照六個月;其為汽車所有人者,吊扣違規汽車之牌照六個月。
﹝4﹞ 汽車駕駛人、汽車所有人依第一項規定於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後一年內,再次違反本條例規定,須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時,應增加其或其他相關之人講習時數。
﹝1﹞ 駕駛汽車應隨身攜帶駕駛執照。
﹝2﹞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補辦登記、補照、換照或禁止駕駛:
一、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依法更改而不報請變更登記。
二、駕駛執照遺失或損毀,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或依限期申請換發。
﹝1﹞ 職業汽車駕駛人,不依規定期限,參加駕駛執照審驗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逾期一年以上者,逕行註銷其駕駛執照。
﹝2﹞ 前項經逕行註銷駕駛執照之職業汽車駕駛人,得申請換發同等車類之普通駕駛執照。
第27條(不依規定繳費之處罰)
﹝1﹞ 汽車行駛於應繳費之公路或橋樑,汽車所有人或駕駛人未繳費者,應補繳通行費;主管機關應書面通知補繳,逾期再不繳納,處新臺幣三百元罰鍰。
﹝2﹞ 汽車行駛於應繳費之公路,強行闖越收費站逃避繳費者,處汽車所有人或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並追繳欠費。
﹝3﹞ 汽車駕駛人因前項行為,致收費人員受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第29條(違反汽車裝載之處罰)
﹝1﹞ 汽車裝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並責令改正或禁止通行:
一、裝載貨物超過規定之長度、寬度、高度。
二、裝載整體物品有超重、超長、超寬、超高,而未請領臨時通行證,或未懸掛危險標識。
三、裝載危險物品,未請領臨時通行證、未依規定懸掛或黏貼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罐槽車之罐槽體未檢驗合格、運送人員未經專業訓練合格或不遵守有關安全之規定。
四、貨車或聯結汽車之裝載,不依規定。
五、汽車牽引拖架或附掛拖車,不依規定。
六、大貨車裝載貨櫃超出車身之外,或未依規定裝置聯鎖設備。
七、未經核准,附掛拖車行駛。
﹝2﹞ 汽車裝載,違反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者,並記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3﹞ 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情形,應歸責於汽車駕駛人時,除依第一項處汽車駕駛人罰鍰外,汽車所有人仍應依前項規定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4﹞ 汽車駕駛人有第一項情形,因而致人受傷者,吊扣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1﹞ 裝載砂石、土方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輛或其專用車廂未合於規定或變更車廂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四萬元以上八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通行。
﹝2﹞ 前項專用車廂未合於規定或變更車廂者,並處車廂打造或改裝業者新臺幣四萬元以上八萬元以下罰鍰。
第29條之2(違規超載之處罰)
﹝1﹞ 汽車裝載貨物超過核定之總重量、總聯結重量者,處汽車所有人罰鍰,並記汽車違規紀錄一次,其應歸責於汽車駕駛人時,依第三項規定處汽車駕駛人罰鍰,並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2﹞ 汽車裝載貨物超過所行駛橋樑規定之載重限制者,處汽車駕駛人罰鍰,其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時,依第三項規定處汽車所有人罰鍰及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3﹞ 有前二項規定之情形者,應責令改正或當場禁止通行,並處新臺幣一萬元罰鍰,超載十公噸以下者,以總超載部分,每一公噸加罰新臺幣一千元;超載逾十公噸至二十公噸以下者,以總超載部分,每一公噸加罰新臺幣二千元;超載逾二十公噸至三十公噸以下者,以總超載部分,每一公噸加罰新臺幣三千元;超載逾三十公噸者,以總超載部分,每一公噸加罰新臺幣五千元。未滿一公噸以一公噸計算。
﹝4﹞ 汽車裝載貨物行經設有地磅處所五公里內路段,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不服從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過磅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九萬元罰鍰,並得強制其過磅。其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時,處汽車所有人罰鍰及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5﹞ 汽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二項情形,因而致人受傷者,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1﹞ 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應經交通部許可之專業訓練機構訓練合格,並領有訓練證明書,始得駕駛裝載危險物品之汽車。
﹝2﹞ 前項危險物品運送人員專業訓練方式、專業訓練機構資格、訓練許可、訓練場所、設備、課程、訓練證明書格式、訓練有效期限、查核及管理等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3﹞ 依本條例規定吊銷駕駛執照時,其領有之第一項訓練證明書亦失其效力,且其不得參加訓練之期間,依第六十七條不得考領駕駛執照之期限辦理。
﹝4﹞ 危險物品運送人員專業訓練機構未依規定辦理訓練、核發訓練證明書或不遵守有關訓練之規定者,依其情節,停止其辦理訓練三個月至六個月或廢止該專業訓練機構之訓練許可。
﹝5﹞ 前項未依規定核發之訓練證明書不生效力;經廢止訓練許可之訓練機構,三年內不得再申請訓練許可。
﹝1﹞ 罐槽車之罐槽體屬常壓液態罐槽車罐槽體者,應經交通部許可之檢驗機構檢驗合格並發給檢驗合格證明書,始得裝載危險物品。
﹝2﹞ 前項常壓液態罐槽車罐槽體檢驗方式、檢驗機構資格、檢驗許可、檢驗場所條件、檢測儀器設備、檢測人員資格、檢驗標準、檢驗合格證明書格式、檢驗有效期限、查核及管理等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3﹞ 常壓液態罐槽車罐槽體檢驗機構未依規定辦理罐槽體檢驗、核發檢驗合格證明書或不遵守有關檢驗之規定者,依其情節,停止其辦理檢驗三個月至六個月或廢止該檢驗機構之檢驗許可。
﹝4﹞ 前項未依規定核發之檢驗合格證明書不生效力;經廢止檢驗許可之檢驗機構,三年內不得再申請檢驗許可。
第30條(違反汽車裝載之處罰)
﹝1﹞ 汽車裝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並責令改正或禁止通行:
一、裝載整體物品有超重、超長、超寬、超高情形,而未隨車攜帶臨時通行證或未依規定路線、時間行駛。
二、所載貨物滲漏、飛散、脫落、掉落或氣味惡臭。
三、貨車運送途中附載作業人員,超過規定人數,或乘坐不依規定。
四、載運人數超過核定數額。但公共汽車於尖峰時刻載重未超過核定總重量,不在此限。
五、小客車前座或貨車駕駛室乘人超過規定人數。
六、車廂以外載客。
七、載運人客、貨物不穩妥,行駛時顯有危險。
八、裝載危險物品未隨車攜帶臨時通行證、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合格證明書、運送人員訓練證明書或未依規定車道、路線、時間行駛。
﹝2﹞ 前項各款情形,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時,依前項處汽車所有人罰鍰及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3﹞ 前二項情形,因而致人受傷者,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第30條之1(車輛機件設備、附著物不穩妥或脫落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7-1
﹝1﹞ 汽車行駛道路,車輛機件、設備、附著物不穩妥或脫落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一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並責令改正或禁止通行。
﹝2﹞ 前項情形,因而致人受傷者,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1﹞ 汽車行駛於道路上,其駕駛人、前座或小型車後座乘客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一千五百元罰鍰;營業大客車駕駛人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二千元罰鍰。但營業大客車、計程車或租賃車輛代僱駕駛人已盡告知義務,乘客仍未繫安全帶時,處罰該乘客。
﹝2﹞ 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違反前項規定或大型車乘載四歲以上乘客未依規定繫安全帶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但營業大客車、計程車或租賃車輛代僱駕駛人已盡告知義務,乘客仍未繫安全帶時,處罰該乘客。
﹝3﹞ 小型車附載幼童未依規定安置於安全椅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有關其幼童安置方式、宣導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商內政部等有關機關定之。
﹝4﹞ 汽車駕駛人對於六歲以下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單獨留置於車內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罰鍰。
﹝5﹞ 機車附載人員或物品未依規定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6﹞ 機車駕駛人或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五百元罰鍰。
﹝7﹞ 第一項、第二項繫安全帶之正確使用、實施方式、因特殊事由未能依規定繫安全帶之處理、宣導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定之。
﹝1﹞ 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通話、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者,處新臺幣三千元罰鍰。
﹝2﹞ 機車駕駛人行駛於道路時,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通話、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者,處新臺幣一千元罰鍰。
﹝3﹞ 汽機車駕駛人行駛於道路,手持香菸、吸食、點燃香菸致有影響他人行車安全之行為者,處新臺幣六百元罰鍰。
﹝4﹞ 警備車、消防車及救護車之駕駛人,依法執行任務所必要或其他法令許可者,得不受第一項及第二項之限制。
﹝5﹞ 第一項及第二項實施及宣導辦法,由交通部定之。
﹝1﹞ 第三十一條第三項所稱幼童,係指年齡在四歲且體重在十八公斤以下之兒童。
﹝1﹞ 非屬汽車範圍而行駛於道路上之動力機械,未依規定請領臨時通行證,或其駕駛人未依規定領有駕駛執照者,處所有人或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九千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行駛。
﹝2﹞ 前項動力機械駕駛人,未攜帶臨時通行證者,處新臺幣三百元罰鍰,並禁止其行駛。
﹝3﹞ 第一項動力機械行駛道路,違反本章汽車行駛規定條文者,依各該條規定處罰。
﹝1﹞ 非屬汽車、動力機械及個人行動器具範圍之動力載具、動力運動休閒器材或其他相類之動力器具,於道路上行駛或使用者,處行為人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行駛或使用。
﹝1﹞ 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快速公路,不遵使用限制、禁止、行車管制及管理事項之管制規則而有下列行為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一、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二、未保持安全距離。
三、未依規定行駛車道。
四、未依規定變換車道。
五、站立乘客。
六、不依規定使用燈光。
七、違規超車或跨行車道。
八、違規減速、臨時停車或停車。
九、未依規定使用路肩。
十、未依施工之安全設施指示行駛。
十一、裝置貨物未依規定覆蓋、捆紮。
十二、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車。
十三、進入或行駛禁止通行之路段。
十四、連續密集按鳴喇叭、變換燈光或其他方式迫使前車讓道。
十五、行駛中向車外丟棄物品或廢棄物。
十六、輪胎胎紋深度不符規定。
﹝2﹞ 前項道路內車道應為超車道,超車後,如有安全距離未駛回原車道,致堵塞超車道行車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3﹞ 除前二項外,其他違反管制規定之行為,處駕駛人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4﹞ 不得行駛或進入第一項道路之人員、車輛或動力機械,而行駛或進入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5﹞ 前四項之行為,本條例有較重之處罰規定者,適用該規定。
﹝6﹞ 第一項之管制規則,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1﹞ 汽車駕駛人,連續駕車超過八小時經查屬實,或患病足以影響安全駕駛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並禁止其駕駛;如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者,得吊扣其汽車牌照三個月。
第35條(汽機車駕駛人之處罰~酒駕、吸毒駕駛)
﹝1﹞ 汽機車駕駛人,駕駛汽機車經測試檢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機車駕駛人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汽車駕駛人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二萬元以下罰鍰,並均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至二年;附載未滿十二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二年至四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一、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
二、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2﹞ 汽車駕駛人有前項應受吊扣情形時,駕駛營業大客車者,吊銷其駕駛執照;因而肇事且附載有未滿十二歲兒童之人者,按其吊扣駕駛執照期間加倍處分。
﹝3﹞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四月十七日修正公布條文施行之日起,汽機車駕駛人於十年內第二次違反第一項規定者,依其駕駛車輛分別依第一項所定罰鍰最高額處罰之,第三次以上者按前次違反本項所處罰鍰金額加罰新臺幣九萬元,並均應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4﹞ 汽機車駕駛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十八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一、駕駛汽機車行經警察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
二、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
三、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四、發生交通事故後,在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5﹞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四月十七日修正公布條文施行之日起,汽機車駕駛人於十年內第二次違反第四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十六萬元罰鍰,第三次以上者按前次違反本項所處罰鍰金額加罰新臺幣十八萬元,並均應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6﹞ 汽機車駕駛人肇事拒絕接受或肇事無法實施第一項測試之檢定者,應由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將其強制移由受委託醫療或檢驗機構對其實施血液或其他檢體之採樣及測試檢定。
﹝7﹞ 汽機車所有人,明知汽機車駕駛人有第一項各款情形,而不予禁止駕駛者,依第一項規定之罰鍰處罰,並吊扣該汽機車牌照二年,於移置保管該汽機車時,扣繳其牌照。
﹝8﹞ 汽機車駕駛人,駕駛汽機車經測試檢定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年滿十八歲之同車乘客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但年滿七十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之乘客,不在此限。
﹝9﹞ 汽機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之情形之一,吊扣該汽機車牌照二年,並於移置保管該汽機車時,扣繳其牌照;因而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得沒入該車輛。
﹝10﹞ 租賃車業者已盡告知本條處罰規定之義務,汽機車駕駛人仍駕駛汽機車違反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之一者,依其駕駛車輛分別依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所處罰鍰加罰二分之一。
﹝11﹞ 汽機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之情形之一,同時違反刑事法律者,經移置保管汽機車之領回,不受第八十五條之二第二項,應同時檢附繳納罰鍰收據之限制。
﹝12﹞ 前項汽機車駕駛人,經裁判確定科以罰金低於第九十二條第四項所定最低罰鍰基準規定者,應依本條例裁決繳納不足最低罰鍰之部分。
【解釋/判例】 釋字699號【憲法判決】 111年憲判字第1號
【相關法規】 警察機關取締酒醉駕車移置保管車輛注意事項
﹝1﹞ 汽車駕駛人經依第六十七條第五項規定考領駕駛執照,應申請登記配備有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之汽車後,始發給駕駛執照;不依規定駕駛配備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汽車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十二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
﹝2﹞ 汽車駕駛人依前項規定申請登記而不依規定使用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
﹝3﹞ 第一項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由他人代為使用解鎖者,處罰行為人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4﹞ 第一項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之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期間、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1﹞ 汽車運輸業所屬之職業駕駛人因執行職務,駕駛汽車有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或第五項之情形,致他人受有損害而應負賠償責任者,法院得因被害人之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三倍以下之懲罰性損害賠償金令該汽車運輸業者賠償。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汽車運輸業者不負賠償責任。
﹝2﹞ 前項懲罰性損害賠償金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賠償原因發生之日起逾五年者,亦同。
﹝1﹞ 計程車駕駛人,未向警察機關辦理執業登記,領取執業登記證,即行執業者,處新臺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2﹞ 計程車駕駛人,不依規定辦理執業登記,經依前項處罰仍不辦理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3﹞ 計程車駕駛人,不依規定期限,辦理執業登記事項之異動申報,或參加年度查驗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罰鍰;逾期六個月以上仍不辦理者,廢止其執業登記。
﹝4﹞ 計程車駕駛人經依前項之規定廢止執業登記者,未滿一年不得再行辦理執業登記。
﹝5﹞ 第一項執業登記證,未依規定安置車內指定之插座或以他物遮蔽者,處新臺幣一千五百元罰鍰。
﹝1﹞ 曾犯下列各罪之一,經有罪判決確定,或曾依檢肅流氓條例裁定應為交付感訓確定者,不得辦理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
一、故意殺人、故意重傷、搶劫、搶奪、強盜、恐嚇取財或擄人勒贖。
二、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或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
三、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九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七條或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七條。
四、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或第八條。
五、懲治走私條例第四條至第六條。
六、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四條或第六條。
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2﹞ 犯前項第三款以外各款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於申請執業登記前十二年以內未再受刑之宣告或執行,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一、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
二、受有期徒刑之宣告,經執行完畢或赦免,或曾依檢肅流氓條例裁定應為交付感訓期滿。
﹝3﹞ 計程車駕駛人,犯第一項所列各罪之一,經第一審法院判決有罪後,吊扣其執業登記證。其經法院判處有罪判決確定者,廢止其執業登記。除符合前項規定之情形外,不得再辦理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與執業。
﹝4﹞ 計程車駕駛人犯故意傷害、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之一至第二百三十五條及第三百十五條之一各罪之一,或利用職務上機會,犯竊盜、詐欺、妨害自由,經第一審法院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吊扣其執業登記證。其經法院判決有期徒刑逾六個月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告者,廢止其執業登記,且三年內不得辦理。利用職務上機會犯侵占罪,經第一審法院判決有罪者,吊扣其執業登記證;其經法院判處有罪判決確定者,廢止其執業登記,且三年內不得辦理。
﹝5﹞ 計程車駕駛人,受前二項吊扣執業登記證之處分,未將執業登記證送交發證警察機關者,廢止其執業登記。
﹝6﹞ 計程車駕駛人違反前條及本條規定,應廢止其執業登記或吊扣其執業登記證者,由警察機關處罰,不適用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
﹝7﹞ 經廢止執業登記者,其執業登記證由警察機關收繳之。
﹝8﹞ 計程車駕駛人執業資格、執業登記、測驗、執業前、在職講習與講習費用收取、登記證核發及管理等事項之辦法,由內政部會同交通部定之。
【相關解釋】 釋字第749號
﹝1﹞ 汽車駕駛人,於鐵路、公路車站或其他交通頻繁處所,違規攬客營運,妨害交通秩序者,處新臺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其所駕駛之汽車,如屬營業大客車者,並記該汽車違規紀錄一次。
﹝2﹞ 計程車駕駛人,任意拒載乘客或故意繞道行駛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1﹞ 汽車駕駛人,不在未劃分標線道路之中央右側部分駕車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但單行道或依規定超車者,不在此限。
﹝1﹞ 汽車駕駛人,按鳴喇叭不依規定,或按鳴喇叭超過規定音量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1﹞ 汽車駕駛人,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
﹝1﹞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六千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一、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
二、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
三、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四、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
五、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
六、在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迴車、倒車、逆向行駛。
﹝2﹞ 汽車駕駛人違反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情形因而肇事者,並吊銷其駕駛執照;違反前項第五款情形,於一年內再度違反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六個月。
﹝3﹞ 二輛以上之汽車共同違反第一項規定,或在道路上競駛、競技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及吊銷其駕駛執照。
﹝4﹞ 汽車駕駛人有第一項或前項行為者,並吊扣該汽車牌照六個月;經受吊扣牌照之汽車再次提供為違反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或前項行為者,沒入該汽車。
﹝5﹞ 未滿十八歲之汽車駕駛人違反第一項、第三項規定者,得由警察機關公布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姓名。
第44條(違反減速慢行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第2款、第2項或第3項~§7-1
﹝1﹞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行近鐵路平交道,不將時速減至十五公里以下。
二、行近未設行車管制號誌之行人穿越道,不減速慢行。
三、行經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或隧道標誌之路段或道路施工路段,不減速慢行。
四、行經設有學校、醫院標誌之路段,不減速慢行。
五、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減速慢行。
六、行經泥濘或積水道路,不減速慢行,致污濕他人身體、衣物。
七、因雨、霧視線不清或道路上臨時發生障礙,不減速慢行。
﹝2﹞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3﹞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遇有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七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4﹞ 汽車駕駛人有前二項規定之情形,因而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七千二百元以上三萬六千元以下罰鍰。致人受傷者,吊扣駕駛執照一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第45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爭道行駛及聞警號車不避讓)【舉發規定】第1項第1、3、4、6、10、11、13、16款或第二項~§7-1
﹝1﹞ 汽車駕駛人,爭道行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
二、在單車道駕車與他車並行。
三、不依規定駛入來車道。
四、在多車道不依規定駕車。
五、插入正在連貫行駛汽車之中間。
六、駕車行駛人行道。
七、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不讓已進入圓環之車輛先行。
八、行經多車道之圓環,不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
九、支線道車不讓幹線道車先行。少線道車不讓多線道車先行。車道數相同時,左方車不讓右方車先行。
十、起駛前,不讓行進中之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十一、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在後跟隨急駛,或駛過在救火時放置於路上之消防水帶。
十二、任意駛出邊線,或任意跨越兩條車道行駛。
十三、機車不在規定車道行駛。
十四、遇幼童專用車、校車、教練車不依規定禮讓,或減速慢行。
十五、行經無號誌交叉路口及巷道不依規定或標誌、標線指示。
十六、占用自行車專用道。
十七、聞或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之聲號或燈光,不依規定避讓或在後跟隨迫近。
十八、行經設有停車再開標誌、停標字或閃光紅燈號誌之交岔路口,不依規定停讓。
﹝2﹞ 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六百元罰鍰,並吊銷駕駛執照。
﹝3﹞ 前項情形致人死傷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吊銷駕駛執照。
﹝1﹞ 汽車駕駛人交會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未保持適當之間隔。
二、在峻狹坡路,下坡車未讓上坡車先行,或上坡車在坡下未讓已駛至中途之下坡車駛過,而爭先上坡。
三、在山路行車,靠山壁車輛,未讓道路外緣車優先通過。
﹝1﹞ 汽車駕駛人超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一、駕車行經設有彎道、險坡、狹橋、隧道、交岔路口標誌之路段或道路施工地段超車。
二、在學校、醫院或其他設有禁止超車標誌、標線處所、地段或對面有來車交會或前行車連貫二輛以上超車。
三、在前行車之右側超車,或超車時未保持適當之間隔,或未行至安全距離即行駛入原行路線。
四、未經前行車表示允讓或靠邊慢行,即行超車。
五、前行車聞後行車按鳴喇叭或見後行車顯示超車燈光,如車前路況無障礙,無正當理由,不表示允讓或靠邊慢行。
﹝2﹞ 前項所稱超車,指汽車於同向或雙向僅有一車道超越前車之行為。
﹝1﹞ 汽車駕駛人轉彎或變換車道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
二、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占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五、道路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在慢車道上左轉彎或在快車道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六、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
七、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之交岔路口,直行車占用最內側或最外側或專用車道。
﹝1﹞ 汽車駕駛人迴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或隧道標誌之路段迴車。
二、在設有禁止迴車標誌或劃有分向限制線、禁止超車線或禁止變換車道線之路段迴車。
三、在禁止左轉路段迴車。
四、行經圓環路口,不繞行圓環迴車。
五、迴車前,未依規定暫停,顯示左轉燈光,或不注意來、往車輛、行人,仍擅自迴轉。
﹝1﹞ 汽車駕駛人倒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隧道、圓環、單行道標誌之路段、快車道或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共用通行交岔路口且為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導引路線上倒車。
二、倒車前未顯示倒車燈光,或倒車時不注意其他車輛或行人。
三、大型汽車無人在後指引時,不先測明車後有足夠之地位,或促使行人避讓。
﹝1﹞ 汽車駕駛人,駕車行經坡道,上坡時蛇行前進,或下坡時將引擎熄火、空檔滑行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1﹞ 汽車駕駛人,駕車行經渡口不依規定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1﹞ 汽車駕駛人,行經有燈光號誌管制之交岔路口闖紅燈者,處新臺幣一千八百元以上五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2﹞ 前項紅燈右轉行為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1﹞ 汽車駕駛人,行經有燈光號誌管制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共用通行交岔路口闖紅燈者,處新臺幣三千六百元以上一萬零八百元以下罰鍰。
﹝2﹞ 前項紅燈右轉行為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第54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平交道違規)
﹝1﹞ 汽車駕駛人,駕車在鐵路平交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因而肇事者,吊銷其駕駛執照:
一、不遵守看守人員之指示,或警鈴已響、閃光號誌已顯示,或遮斷器開始放下,仍強行闖越。
二、在無看守人員管理或無遮斷器、警鈴及閃光號誌設備之鐵路平交道,設有警告標誌或跳動路面,不依規定暫停,逕行通過。
三、在鐵路平交道超車、迴車、倒車、臨時停車或停車。
【解釋/判例】 釋字第780號
﹝1﹞ 汽車駕駛人,臨時停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
二、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十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五公尺內臨時停車。
三、在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誌、標線處所臨時停車。
四、不依順行之方向,或不緊靠道路右側,或單行道不緊靠路邊,或併排臨時停車。
五、在道路交通標誌前臨時停車,遮蔽標誌。
﹝2﹞ 接送未滿七歲之兒童、行動不便之人上、下車者,臨時停車不受三分鐘之限制。
﹝1﹞ 汽車駕駛人停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
二、在設有彎道、險坡、狹路標誌之路段、槽化線、交通島或道路修理地段停車。
三、在機場、車站、碼頭、學校、娛樂、展覽、競技、市場、或其他公共場所出、入口或消防栓之前停車。
四、在設有禁止停車標誌、標線之處所停車。
五、在顯有妨礙其他人、車通行處所停車。
六、不依順行方向,或不緊靠道路右側,或單行道不緊靠路邊停車。
七、於路邊劃有停放車輛線之處所停車營業。
八、自用汽車在營業汽車招呼站停車。
九、停車時間、位置、方式、車種不依規定。
十、於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規停車。
﹝2﹞ 汽車駕駛人停車時,有併排停車之情事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二千四百元罰鍰。
﹝3﹞ 汽車駕駛人在道路收費停車處所停車,未依規定繳費,主管機關應書面通知駕駛人於七日內補繳,並收取必要之工本費用,逾期再不繳納,處新臺幣三百元罰鍰。
﹝4﹞ 第一項及第二項情形,交通勤務警察、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或交通助理人員,應責令汽車駕駛人將車移置適當處所;如汽車駕駛人不予移置或不在車內時,得由該交通勤務警察、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或交通助理人員為之。
﹝5﹞ 第一項第十款應以最高額處罰之,第三項之欠費追繳之。
﹝6﹞ 在圓環、交岔路口十公尺內,公路主管機關、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或警察機關得在不妨害行人通行或行車安全無虞之原則,設置必要之標誌或標線另行規定汽車之停車處所。
﹝1﹞ 汽車駕駛人臨時停車或停車時,駕駛人或乘客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因而肇事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二千四百元以上四千八百元以下罰鍰。但計程車駕駛人或租賃車輛代僱駕駛人已盡告知義務,乘客仍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因而肇事者,處罰該乘客。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修正日期】民國113年5月14日
【公布日期】民國113年5月29日
章節索引〉〉法規內容〉〉
【法規沿革】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行政院(76)台交字第11297號令發布自七十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行政院(86)台交字第08152號令發布自八十六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行政院(86)台交字第21215號令發布自八十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行政院(88)台交字第24621號令發布定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年四月三日行政院(90)台交字第019317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年六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十四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1004067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一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十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2002544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二年六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30086684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三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40029286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四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50082898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五年三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50087685號令發布第3、5、7-2、8~10、12~16、18、20~26、29、29-3、30、32、33、35~38、40、43~50、53~55、57~63、65~67-1、69、71、72、74、76、78、80、85、85-1、85-3、90-2、90-3、92條,及刪除第28條,定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第29-2、31、31-2、32-1、42、73、82、83、84條,定自九十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九月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60040311號令發布定自九十六年十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70014693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70036065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0990048197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九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0752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年二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四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31473號令定自一百年八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00036108號令定自一百年八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3156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59801號令修正公布第92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3202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10059619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2001024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二年三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九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20038402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九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20141353號公告第92條第5項所列屬「行政院衛生署」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改由「衛生福利部」管轄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3001607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八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3004543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三年八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40028149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四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40041233號令發 布定自一百零四年八月十五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50099912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60088144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六年七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7009421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7009421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七年九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1072號令發布第37、87條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六月一日施行;第35、35-2、45、73、85-2條及第67條第1~4、7、8項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七月一日施行;第35-1條及第67條第5、6項條文,定自一百零九年三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九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774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八年十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九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80097741號令發布除第76條條文定自一百零九年三月一日施行外,其餘條文定自一百零八年十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090100366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五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00087695號令發 布定自一百十年六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九月二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00092816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年十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8385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四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83850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四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三月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05713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10095787號令發布除第92條第3項及第9項外,其餘條文,定自一百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第92條第3項、第9項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行政院院臺交字第112102763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二年六月三十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八月十八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121028221號公告第82-1條第2項所列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部」之權責事項,自一百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起改由「環境部」管轄
回頁首〉〉
【章節索引】
第一章 總則 §1第二章 汽車 §12
第三章 慢車 §69
第四章 行人 §78
第五章 道路障礙 §82
第六章 附則 §85
【法規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1條(立法目的)
第2條(適用範圍)
第3條(用詞定義)
一、道路:指公路、街道、巷衖、廣場、騎樓、走廊或其他供公眾通行之地方。
二、車道:指以劃分島、護欄或標線劃定道路之部分,及其他供車輛行駛之道路。
三、人行道:指為專供行人通行之騎樓、走廊,及劃設供行人行走之地面道路,與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
四、行人穿越道:指在道路上以標線劃設,供行人穿越道路之地方。
五、標誌: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警告、禁制、指示,而以文字或圖案繪製之標牌。
六、標線: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警告、禁制、指示,而在路面或其他設施上劃設之線條、圖形或文字。
七、號誌:指管制道路交通,表示行進、注意、停止,而以手勢、光色、音響、文字等指示之訊號。
八、車輛:指非依軌道電力架設,而以原動機行駛之汽車(包括機車)、慢車及其他行駛於道路之動力車輛。
九、大眾捷運系統車輛:指大眾捷運法所定大眾捷運系統使用之專用動力車輛。
十、臨時停車:指車輛因上、下人、客,裝卸物品,其停止時間未滿三分鐘,保持立即行駛之狀態。
十一、停車:指車輛停放於道路兩側或停車場所,而不立即行駛。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5月2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條(道路安全設施之設置與管理及遵守;違反時應負之刑責)
--104年5月20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5條(道路通行之禁止或限制)
一、指定某線道路或某線道路區段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通行,或禁止穿越道路,或禁止停車及臨時停車。
二、劃定行人徒步區。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6條(道路通行之禁止或限制)
第7條(稽查及違規紀錄之執行)
第7條之1(民眾舉發之相關規定)
一、第三十條第一項第二款或第七款。
二、第三十條之一第一項。
三、第三十一條第六項或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一項。
四、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第六款、第七款、第九款、第十一款至第十五款、第四項或第九十二條第七項。
五、第四十二條。
六、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或第三項。
七、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二項或第三項。
八、第四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第六款、第十款、第十一款、第十三款、第十六款或第二項。
九、第四十七條第一項。
十、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或第七款。
十一、第四十九條。
十二、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三條之一。
十三、第五十四條。
十四、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於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臨時停車。但機車及騎樓不在此限。
十五、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四款之不依順行方向臨時停車。
十六、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於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停車。但機車及騎樓不在此限。
十七、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第十款及第二項。
十八、第六十條第二項第三款。
--113年5月29日修正前條文--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10年12月22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6月18日修正前條文--
第7條之2(逕行舉發與例外)【準用規定】§77-1
一、闖紅燈或平交道。
二、搶越行人穿越道。
三、在道路收費停車處所停車,不依規定繳費。
四、不服指揮稽查而逃逸,或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
五、違規停車或搶越行人穿越道,經各級學校交通服務隊現場導護人員簽證檢舉。
六、行經收費之道路,不依規定繳費。
七、經以科學儀器取得證據資料證明其行為違規。
一、有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及第三項之行為。
二、有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及第九十二條第二項之行為。
三、違規超車。
四、違規停車而駕駛人不在場。
五、未依規定行駛車道。
六、未依規定轉彎及變換車道。
七、未保持安全距離。
八、跨越禁止變換車道線或槽化線。
九、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十、有第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九十二條第七項第六款之行為。
--110年12月22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5月20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1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7條之3(對大眾捷運系統車輛之逕行舉發)
第8條(處罰機關)
一、第十二條至第六十八條及第九十二條第七項、第八項由公路主管機關處罰。
二、第六十九條至第八十四條由警察機關處罰。
--102年1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8條之1(大眾捷運系統車輛違規準用汽車行駛規定之處罰)
第9條(罰鍰之處罰)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1月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9條之1(繳清尚未結案之罰鍰)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96年1月29日修正前條文--
第10條(刑責部分之移送)
--110年6月9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11條(軍用車輛及駕駛人之適用)
回索引〉〉
第二章 汽 車
第12條(無照行駛、停車之處罰)
一、未領用牌照行駛。
二、拼裝車輛未經核准領用牌證行駛,或已領用牌證而變更原登檢規格、不依原規定用途行駛。
三、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牌照。
四、使用吊銷、註銷之牌照。
五、牌照借供他車使用或使用他車牌照。
六、牌照吊扣期間行駛。
七、已領有號牌而未懸掛或不依指定位置懸掛。
八、牌照業經繳銷、報停、吊銷、註銷,無牌照仍行駛。
九、報廢登記之汽車仍行駛。
十、號牌遺失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經舉發後仍不辦理而行駛。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13條(汽車所有人之處罰~牌照及標明事項之違規)
一、損毀或變造汽車牌照、塗抹污損牌照,或以安裝其他器具之方式,使不能辨認其牌號。
二、塗改客、貨車身標明之載客人數、載重量、總重量或總聯結重量,與原核定數量不符。
三、引擎號碼或車身號碼,與原登記位置或模型不符。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14條(牌照行照違規之處罰)
一、牌照遺失或破損,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換發或重新申請。
二、號牌污穢,不洗刷清楚或為他物遮蔽,非行車途中因遇雨、雪道路泥濘所致。
--102年5月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15條(未依規定換照或繳回之處罰)
一、經通知而不依規定期限換領號牌,又未申請延期,仍使用。
二、領用試車或臨時牌照,期滿未繳還。
三、領用試車或臨時牌照,載運客貨,收費營業。
四、領用試車牌照,不在指定路線或區域內試車。
五、行車執照及拖車使用證有效期屆滿,不依規定換領而行駛。
六、領用古董車專用牌照,不依規定之時間、路線或區域內行駛。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16條(異動申報、安全及營業設備違規之處罰)
一、各項異動,不依規定申報登記。
二、除頭燈外之燈光、雨刮、喇叭、照後鏡、排氣管、消音器設備不全或損壞不予修復,或擅自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影響行車安全。
三、尾燈、煞車燈、倒車燈、方向燈、後霧燈、第三煞車燈、輪廓邊界標識燈污穢不予清潔或為他物遮蔽,致影響正常辨識。
四、未依規定於車身標明指定標識。
五、計程車,未依規定裝置自動計費器、車頂燈、執業登記證插座或在前、後兩邊玻璃門上,黏貼不透明反光紙。
六、裝置高音量或發出不合規定音調之喇叭或其他產生噪音器物。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17條(違反定期檢驗之處罰)
第18條(汽車所有人之處罰~基本設備之變換、修復未檢驗)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18條之1(汽車所有人之處罰~依規定裝設行車紀錄器等)
--110年12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10年1月20日修正前條文--
第19條(汽車所有人之處罰~煞車失靈)
第20條(汽車所有人之處罰~設備損壞之未修復)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1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未領駕照)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二、領有機車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
三、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四、駕駛執照業經吊銷、註銷仍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五、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駛小型車或機車。
六、領有學習駕駛證,而無領有駕駛執照之駕駛人在旁指導,在駕駛學習場外學習駕車。
七、領有學習駕駛證,在駕駛學習場外未經許可之學習駕駛道路或規定時間駕車。
八、未領有駕駛執照,以教導他人學習駕車為業。
九、其他未依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駕車。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1條之1(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未領駕照)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
二、領有機車駕駛執照駕車。
三、領有小型車駕駛執照駕車。
四、領有大貨車駕駛執照,駕駛大客車、聯結車或持大客車駕駛執照,駕駛聯結車。
五、駕駛執照業經吊銷、註銷仍駕車。
六、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駕駛執照駕車。
七、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車。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22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駕駛違規使用)
一、領有普通駕駛執照,駕駛營業汽車營業。
二、領有普通駕駛執照,以駕駛為職業。
三、領有軍用車駕駛執照,駕駛非軍用車。
四、領有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或小型車駕駛執照,駕駛普通重型機車。
五、領有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或小型車駕駛執照,駕駛輕型機車。但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四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取得該汽車駕駛執照者,不在此限。
六、領有輕型機車駕駛執照,駕駛普通重型機車。
七、駕駛執照逾有效期間仍駕車。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3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駕照借人)
一、將駕駛執照供他人駕車。
二、允許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之人,駕駛其車輛。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4條(接受安全講習之情形及不參加之處罰)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25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不變更登記、駕照遺毀)
一、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依法更改而不報請變更登記。
二、駕駛執照遺失或損毀,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或依限期申請換發。
--102年5月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6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未參加職業駕照審驗)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7條(不依規定繳費之處罰)【相關處分】 第3項~§67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第28條(僱用聽任無資格駕駛人駕車之處罰)(刪除)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9條(違反汽車裝載之處罰)【相關處分】 第3項~§67
一、裝載貨物超過規定之長度、寬度、高度。
二、裝載整體物品有超重、超長、超寬、超高,而未請領臨時通行證,或未懸掛危險標識。
三、裝載危險物品,未請領臨時通行證、未依規定懸掛或黏貼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罐槽車之罐槽體未檢驗合格、運送人員未經專業訓練合格或不遵守有關安全之規定。
四、貨車或聯結汽車之裝載,不依規定。
五、汽車牽引拖架或附掛拖車,不依規定。
六、大貨車裝載貨櫃超出車身之外,或未依規定裝置聯鎖設備。
七、未經核准,附掛拖車行駛。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10年6月9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29條之1(違規使用專用車輛或車廂之處罰)
第29條之2(違規超載之處罰)【相關處分】 第5項~§67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5年11月16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9條之3(危險物品之運送)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29條之4(罐槽車之管理)
第30條(違反汽車裝載之處罰)【相關處分】 第3項~§67【舉發規定】第1項第2款或第7款~§7-1
一、裝載整體物品有超重、超長、超寬、超高情形,而未隨車攜帶臨時通行證或未依規定路線、時間行駛。
二、所載貨物滲漏、飛散、脫落、掉落或氣味惡臭。
三、貨車運送途中附載作業人員,超過規定人數,或乘坐不依規定。
四、載運人數超過核定數額。但公共汽車於尖峰時刻載重未超過核定總重量,不在此限。
五、小客車前座或貨車駕駛室乘人超過規定人數。
六、車廂以外載客。
七、載運人客、貨物不穩妥,行駛時顯有危險。
八、裝載危險物品未隨車攜帶臨時通行證、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合格證明書、運送人員訓練證明書或未依規定車道、路線、時間行駛。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9年6月1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30條之1(車輛機件設備、附著物不穩妥或脫落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7-1【相關處分】 第2項~§67
第31條(未繫安全帶、未安置幼童安全椅等之處罰)【舉發規定】第6項~§7-1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10年12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102年5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00年5月11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31條之1(有礙安全駕駛之電子產品或其應用程式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7-1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1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第31條之2(幼童之定義)
第32條(無證行駛他動力機械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32條之1(行駛或使用動力器具之處罰)
--111年5月4日修正前條文--
第33條(不遵道路管制規則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第2-4、6-7、9、11-15款、第4項~§7-1
一、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二、未保持安全距離。
三、未依規定行駛車道。
四、未依規定變換車道。
五、站立乘客。
六、不依規定使用燈光。
七、違規超車或跨行車道。
八、違規減速、臨時停車或停車。
九、未依規定使用路肩。
十、未依施工之安全設施指示行駛。
十一、裝置貨物未依規定覆蓋、捆紮。
十二、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車。
十三、進入或行駛禁止通行之路段。
十四、連續密集按鳴喇叭、變換燈光或其他方式迫使前車讓道。
十五、行駛中向車外丟棄物品或廢棄物。
十六、輪胎胎紋深度不符規定。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34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連續駕車超時)
第35條(汽機車駕駛人之處罰~酒駕、吸毒駕駛)【相關處罰】 第1項、第3項、第4項或第5項~§35-2【相關處分】 第1項、第3項後段、第4項後段、第5項後段、第3項前段、第4項前段、第2項、第5項~§67
一、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
二、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一、駕駛汽機車行經警察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
二、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
三、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四、發生交通事故後,在接受第一項測試檢定前,吸食服用含酒精之物、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11年1月28日修正前條文--
--108年4月17日修正前條文--
--102年1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00年1月19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35條之1(汽車駕駛人之處罰~不依規定駕駛或使用配備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
--111年1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35條之2(職業駕駛人執行職務違反規定之賠償責任及懲罰性損害賠償金之請求權)
第36條(計程車駕駛人未辦理執業登記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37條(計程車駕駛人之消極資格)
一、故意殺人、故意重傷、搶劫、搶奪、強盜、恐嚇取財或擄人勒贖。
二、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或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
三、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十九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七條或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七條。
四、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或第八條。
五、懲治走私條例第四條至第六條。
六、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四條或第六條。
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一、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
二、受有期徒刑之宣告,經執行完畢或赦免,或曾依檢肅流氓條例裁定應為交付感訓期滿。
--108年4月17日修正前條文--
--105年11月9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91年7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38條(違規纜客、拒載、繞道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39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靠左駕駛)
第40條(違反速限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1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按鳴喇叭)
第42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燈光使用)【舉發規定】§7-1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相關(汽車駕駛人之處罰~危險駕駛及噪音)【相關處分】 第2、3項~§67【舉發規定】第1項第1、3、4款或第3項~§7-1
一、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
二、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
三、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四、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暫停。
五、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
六、在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迴車、倒車、逆向行駛。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10年1月20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1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4條(違反減速慢行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第2款、第2項或第3項~§7-1【相關處分】 第4項~§67
一、行近鐵路平交道,不將時速減至十五公里以下。
二、行近未設行車管制號誌之行人穿越道,不減速慢行。
三、行經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或隧道標誌之路段或道路施工路段,不減速慢行。
四、行經設有學校、醫院標誌之路段,不減速慢行。
五、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減速慢行。
六、行經泥濘或積水道路,不減速慢行,致污濕他人身體、衣物。
七、因雨、霧視線不清或道路上臨時發生障礙,不減速慢行。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8年5月22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5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爭道行駛及聞警號車不避讓)【舉發規定】第1項第1、3、4、6、10、11、13、16款或第二項~§7-1【相關處分】 第3項~§67
一、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
二、在單車道駕車與他車並行。
三、不依規定駛入來車道。
四、在多車道不依規定駕車。
五、插入正在連貫行駛汽車之中間。
六、駕車行駛人行道。
七、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不讓已進入圓環之車輛先行。
八、行經多車道之圓環,不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
九、支線道車不讓幹線道車先行。少線道車不讓多線道車先行。車道數相同時,左方車不讓右方車先行。
十、起駛前,不讓行進中之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十一、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在後跟隨急駛,或駛過在救火時放置於路上之消防水帶。
十二、任意駛出邊線,或任意跨越兩條車道行駛。
十三、機車不在規定車道行駛。
十四、遇幼童專用車、校車、教練車不依規定禮讓,或減速慢行。
十五、行經無號誌交叉路口及巷道不依規定或標誌、標線指示。
十六、占用自行車專用道。
十七、聞或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之聲號或燈光,不依規定避讓或在後跟隨迫近。
十八、行經設有停車再開標誌、停標字或閃光紅燈號誌之交岔路口,不依規定停讓。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8年4月17日修正前條文--
--104年5月20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1月8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00年5月1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6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交會)
一、未保持適當之間隔。
二、在峻狹坡路,下坡車未讓上坡車先行,或上坡車在坡下未讓已駛至中途之下坡車駛過,而爭先上坡。
三、在山路行車,靠山壁車輛,未讓道路外緣車優先通過。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7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超車)【舉發規定】第一項~§7-1
一、駕車行經設有彎道、險坡、狹橋、隧道、交岔路口標誌之路段或道路施工地段超車。
二、在學校、醫院或其他設有禁止超車標誌、標線處所、地段或對面有來車交會或前行車連貫二輛以上超車。
三、在前行車之右側超車,或超車時未保持適當之間隔,或未行至安全距離即行駛入原行路線。
四、未經前行車表示允讓或靠邊慢行,即行超車。
五、前行車聞後行車按鳴喇叭或見後行車顯示超車燈光,如車前路況無障礙,無正當理由,不表示允讓或靠邊慢行。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8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轉彎或變換車道)【舉發規定】第1項第2、4、5或7款~§7-1
一、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
二、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
三、行經交岔路口未達中心處,占用來車道搶先左轉彎。
四、在多車道右轉彎,不先駛入外側車道,或多車道左轉彎,不先駛入內側車道。
五、道路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在慢車道上左轉彎或在快車道右轉彎。但另設有標誌、標線或號誌管制者,應依其指示行駛。
六、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
七、設有左、右轉彎專用車道之交岔路口,直行車占用最內側或最外側或專用車道。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8年5月22日修正前條文--
--103年6月1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49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迴車)【舉發規定】§7-1
一、在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或隧道標誌之路段迴車。
二、在設有禁止迴車標誌或劃有分向限制線、禁止超車線或禁止變換車道線之路段迴車。
三、在禁止左轉路段迴車。
四、行經圓環路口,不繞行圓環迴車。
五、迴車前,未依規定暫停,顯示左轉燈光,或不注意來、往車輛、行人,仍擅自迴轉。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0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倒車)
一、在設有彎道、坡路、狹路、狹橋、隧道、圓環、單行道標誌之路段、快車道或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共用通行交岔路口且為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導引路線上倒車。
二、倒車前未顯示倒車燈光,或倒車時不注意其他車輛或行人。
三、大型汽車無人在後指引時,不先測明車後有足夠之地位,或促使行人避讓。
--104年5月2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1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上下坡)
第52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行經渡口)
第53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闖紅燈)【舉發規定】§7-1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3條之1(汽車駕駛人之處罰~行經有燈光號誌管制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共用通行交岔路口闖紅燈或紅燈右轉)【舉發規定】§7-1
第54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平交道違規)【相關處分】 §67【舉發規定】§7-1
一、不遵守看守人員之指示,或警鈴已響、閃光號誌已顯示,或遮斷器開始放下,仍強行闖越。
二、在無看守人員管理或無遮斷器、警鈴及閃光號誌設備之鐵路平交道,設有警告標誌或跳動路面,不依規定暫停,逕行通過。
三、在鐵路平交道超車、迴車、倒車、臨時停車或停車。
--105年11月16日修正前條文--
--101年5月30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5條(違規臨時停車之處罰與例外)【舉發規定】第1項第1、4款~§7-1
一、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
二、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十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五公尺內臨時停車。
三、在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誌、標線處所臨時停車。
四、不依順行之方向,或不緊靠道路右側,或單行道不緊靠路邊,或併排臨時停車。
五、在道路交通標誌前臨時停車,遮蔽標誌。
--109年6月10日修正前條文--
--100年5月18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6條(違規、併排停車之處罰)【舉發規定】第1項第1款、第10款及第二項~§7-1
一、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
二、在設有彎道、險坡、狹路標誌之路段、槽化線、交通島或道路修理地段停車。
三、在機場、車站、碼頭、學校、娛樂、展覽、競技、市場、或其他公共場所出、入口或消防栓之前停車。
四、在設有禁止停車標誌、標線之處所停車。
五、在顯有妨礙其他人、車通行處所停車。
六、不依順行方向,或不緊靠道路右側,或單行道不緊靠路邊停車。
七、於路邊劃有停放車輛線之處所停車營業。
八、自用汽車在營業汽車招呼站停車。
九、停車時間、位置、方式、車種不依規定。
十、於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規停車。
--104年1月7日修正前條文--
--94年2月5日修正前條文--
第56條之1(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違規開啟或關閉車門)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第57條(汽車買賣業、修理業違規停車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8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未保持車距等)
一、不依規定保持前、後車距離。
二、行至有號誌之交岔路口,遇紅燈不依車道連貫暫停而逕行插入車道間,致交通擁塞,妨礙其他車輛通行。
三、行至有號誌之交岔路口,遇有前行或轉彎之車道交通擁塞而逕行駛入交岔路口內,致號誌轉換後仍未能通過,妨礙其他車輛通行。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59條(駕車時故障未依規定處理之處罰)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60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概括規定)【舉發規定】第2項第3款~§7-1
一、不服從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指揮、稽查任務人員之指揮或稽查。
二、不遵守公路或警察機關,依第五條規定所發布命令。
三、不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
四、計程車之停車上客,不遵守主管機關之規定。
--112年5月3日修正前條文--
--107年5月23日修正前條文--
--94年12月28日修正前條文--
第61條(汽車駕駛人之處罰~駕車犯罪)【相關處分】 第1項第3、4款、第4項~§67
一、利用汽車犯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
二、抗拒執行交通勤務之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人員之稽查或有第六十條第一項之情形,因而引起傷害或死亡。
三、撞傷正在執行勤務中之警察或依法令執行指揮交通及交通稽查任務人員。
四、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三十三條之管制規則,因而肇事致人死亡。